第A10版:民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农村群众“喝好水”
用心做好民生“食”事
28盏灭蚊灯
小区“上岗”守护居民
食客为那一口“鲜”而来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8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渔后,大量鱼虾“上岸”
食客为那一口“鲜”而来

老渔民利叔展示新鲜渔获。

    昨日,记者在崖门渔港嗅到一股浓郁而诱人的“鲜”气,今年开渔后出发的渔船已纷纷回到港口,从辛勤的渔民、喧嚣的市集到饕客云集的餐厅,一首海洋丰收交响乐在葵乡大地奏响。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晓盈

    渔民耕海牧渔

    渔港恢复热闹

    清晨的崖门渔港,是一天中最富活力的时刻。渔民们从海洋中捞取的第一重“鲜”气,奠定了市场繁荣的基石。不同于远洋渔船的长时作业,这里的小型渔船遵循着独有的节奏——清晨时分争相出海,奔赴台山赤鼻岛一带海域捕鱼。

    下午3点后,崖门渔港渐渐热闹起来。一艘艘渔船依次靠岸,船舱里不再空荡荡,而是满载银光闪烁、活蹦乱跳的渔获。只见渔民们的脸上洋溢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靠岸后,他们动作娴熟地在船上将渔获初步分拣,随后,将一筐筐渔获搬运上岸,岸上负责收货的鱼贩马不停蹄地称重、写清单记账。

    “最近回来的都是小渔船,渔获以红条鱼、白饭鱼、凤尾、狮头鱼、腊鱼、金鼓鱼为主。再过几天,等大渔船返航,就会有更多品种的海鲜回来了。”老渔民利叔在崖门渔港收渔获多年,他表示,现在,出海作业仍要看天吃饭,“希望大家每次出海都能平平安安,鱼虾满仓!”

    “我和老公每天凌晨3点就出海捕鱼了,赶在中午回来,然后分拣好渔获,部分卖给食肆,部分留着自己摆摊卖。”渔民陈姨说。傍晚时分,不少下班的群众围着陈姨的小摊档挑选海鲜。“全都是今天新鲜捞回来的!”“这种鱼清蒸最好吃!”……日复一日的辛劳没有减弱陈姨的声量,“新鲜”“一手货”是陈姨最大的叫卖底气。

    海鲜涌向市场

    市民争先“尝鲜”

    来自海洋的“鲜”气最快弥漫开的地方,无疑是各大海鲜市场。走进人头攒动的悦洋市场水产专区,只见每一个档口的海鲜池里氧气泵“咕嘟”作响,池水清澈,各类生猛海鲜应有尽有。经过3个多月的休养生息,海洋资源得到有效补充,市场里的海鲜不仅品类丰富,肉质也格外肥美,饕客们期待已久的尝鲜黄金期已经到来。

    活蹦乱跳的虾,膏体饱满、钳子粗壮的蟹,还有各种被精心分类的海鱼——色泽鲜艳的东星斑、威风凛凛的石斑鱼、体形硕大的龙趸、花纹独特的老虎斑……令人应接不暇。

    “多了很多品种,价格也便宜了不少!”市场里,档主陈女士一边手脚麻利地为顾客称重、装袋,一边介绍着。记者看到,一些供应量迅速增加的品种,价格甚至直线下降。“像濑尿虾,现在比开渔前起码便宜了20块钱以上,买的人特别多。”陈女士补充道。

    市民黎女士提着刚买的一袋鲜虾,笑容满面地说:“开渔了,今天特意过来买点新鲜的海货回家,就吃它原本的鲜甜味!”像黎女士这样的街坊不在少数,他们的到来让市场各个档口的生意都比平日红火数倍。

    然而,也有档主指出,受近期台风天气的影响,出海作业和海鲜运输环节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部分海鲜的供应暂时未能完全跟上,价格因此并未如预期般大幅下降,甚至略有上浮,以花蟹、花甲为例,比休渔末期的价格还稍高一点。此外,部分冰鲜品种,如马头鱼、黄鱼、鱿鱼、红杉鱼等,因其对渔船设备和保鲜要求不同,大量上市还需要一定时间,目前价格与开渔前相差无几。

    但档主们普遍对未来一两周的行情保持乐观。“等出海的船都回来了,大量海产品上市,选择更多,价格肯定会更便宜。”陈女士说。

    饕客云集

    烟火气升腾

    开渔带来的“鲜”气,最终在大大小小的海鲜餐厅、大排档化作升腾的锅气。

    8月16日是开渔日,正值周末,以海鲜闻名的崖门渔港周边食肆人气爆棚。“周末开渔后,慕名而来吃海鲜的食客比平时翻了几番,以周边城市的食客为主。有的食客还早早预订包厢,就是为了那一口‘鲜’。”腾成酒楼相关负责人梁小姐说道。

    蒜蓉蒸扇贝、椒盐濑尿虾、清蒸龙趸、姜葱炒螃蟹、白灼海虾……一道道极具粤式风味的海鲜佳肴最能刺激食客的味蕾。梁小姐告诉记者:“我们跟出海作业的渔民保持密切联系,确保稳定供货,有时,他们在海上捞到了‘好货’,也会第一时间问要不要留给我们。”

    对于食客而言,开渔季到海鲜餐厅大快朵颐,最是享受。“自己在家做,总觉得会浪费了这么好的食材,还是来这里吃最放心,味道也最正!”在崖门渔港附近的州翠餐厅里,一位正在吃螃蟹的游客笑着说道。餐厅里的其他食客同样吃得酣畅淋漓。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