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在江门台山新宁体育馆率先开赛。当夏日的热浪与运动的激情在台山碰撞,一场全民体育狂欢盛大开启。这一赛事不仅标志着十五运会江门赛区首个群众赛事正式拉开帷幕,更如同一把火炬,点燃台山这座“排球之乡”的全民运动热情,让“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在这片排球文化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通讯员/台轩
气排球开赛
市民期待“家门口”的体育盛事
“我们很早就关注这场赛事了,‘家门口’的体育盛事,作为台山人可不能错过!”市民李叔期盼道。与李叔一样期盼的,还有“排球之乡”台山的所有市民。8月21-25日,台山新宁体育馆将迎来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
据悉,赛事设置8月21-24日为小组赛阶段,8月25日为排位赛阶段,共设男子青年、男子中年、男子老将、女子青年、女子中年、女子老将及男女混合7个组别,来自全国的64支队伍、623名运动员将同台竞技,180名技术官员和裁判员参与赛事执裁。同时,赛事分为分组单循环和交叉赛两个阶段,执行中国排球协会审定的《气排球竞赛规则2022-2025》,为运动员提供高水平的竞技平台。
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连接不同年龄、不同地域排球爱好者的纽带。本次比赛,参赛选手年龄范围较大,群众涵盖性强,不管是从30多岁的青年队员还是60多岁的排球老将,他们都作为排球爱好者在赛场上挥汗如雨,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通过搭建高水平的竞赛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体育才华,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落到实处,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让体育运动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气排球运动具有趣味性,平时我和同事下班都会打气排球,大家都很期待这一群众性赛事,我们一家人都尝试在网上预约观赛,一起到现场感受气氛。”市民甄盈盈期盼道。
据悉,气排球与传统排球有所不同,气排球作为普及性强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因球轻、速度慢、对抗强度低、安全性高而广受各年龄段人群喜爱,既注重技巧与团队配合,又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是集技巧、团队配合与健身效果于一体的运动,趣味性更大,具有全民参与的魅力。
为了让更多人亲身感受这场体育盛会的魅力,广大市民可通过网上预约(通过“一码游台山”微信小程序,进入“预约”页面进行实名预约),或现场扫码直接进入赛场等两种便捷方式进场观看比赛。
精心筹备
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圆满举办
“妈妈你看,小海豚还会打排球,好可爱!”“这是十五运会的宣传画面,小海豚是运动会的吉祥物,小海豚在打排球,是因为我们家乡承办了部分排球比赛,跟主题呼应呢!”在台山体育馆前广场,一对散步母子的对话体现了浓浓的赛事氛围。
十五运会在“家门口”开启,已成为台山大街小巷的热门话题——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过去的排球记忆和对赛事的期待;年轻人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赛事的最新动态和自己的兴奋心情;孩子们也受氛围感染,在公园里模仿排球运动员的动作,尽情嬉戏玩耍。
为迎接赛事,台山市精心筹备,全力以赴。如今,漫步在台山的大街小巷,十五运会的浓浓氛围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十五运会宣传海报鲜艳醒目;商场的巨型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十五运会宣传视频,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公交站台上,十五运会主题广告引人关注,简洁有力的标语和精美的图案让人对赛事充满期待。台山沉浸在迎接十五运会的喜悦之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赛事氛围。
台山市以优美的城市环境、完善的体育设施和热情的服务,为赛事提供有力保障。自筹备工作开展以来,台山市认真落实组委会和省、江门市执委会的工作部署,按照“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国家级赛事来袭,赛事场馆优化升级是重点。为了给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优质的比赛和观赛体验,作为比赛场地,全新升级的新宁体育馆,其运行流线、功能用房、FOP区布置均按照全运会赛事标准进行优化调整。在正式比赛前,台山市已完成场馆内各项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先进的计分系统、舒适的观众席等一应俱全。
交通、安保同步在比赛期间得到强化。为减轻交通压力,台山市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增设临时停车位;在江湛铁路台山站设置运动队专用通道和接待处,保障赛事期间出行顺畅;搭建视频监控系统,按照安保方案配足安保力量,为赛事保驾护航;8月19-25日全时段内,台山新世界酒店南门出入口至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禁止赛事外车辆通行。
基础保障同样得到完善。一方面,台山市精选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接待酒店,为运动员、裁判员和技术官员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严格把控食材品质,从专仓统一采购食材。另一方面,配备“一站两点”医疗保障体系,设置专业医疗站点,医护人员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为赛事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了给参赛人员提供暖心服务,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约120名志愿者(小海豚)在完成比赛、颁奖、体育展示等方面的培训和实操演练后,熟练掌握各项服务技能,日前参与志愿者宣誓动员。随着比赛的启动,他们将每日往返蓬江与台山,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态度为赛事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他们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和赛事场馆内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赛期间,我们将持续细化赛事流程,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全力做好赛事组织、服务保障和城市运行工作,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圆满举办。”台山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打响名片
更多人关注“排球之乡”台山
6月29日,2025年中越“县超”气排球友谊赛圆满落幕,台山市气排球代表队在此次国际赛事中发挥出色,勇夺第一,为台山“排球之乡”赢得荣誉。
7月17-26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赛在中山举行,台山一中男、女子排球队代表江门参赛,勇夺双亚军。男队主教练马佳乐表示:“我们以十五运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在校园的普及和发展。”
8月3-9日,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排球(男子)锦标赛暨十五运会排球(男子成年组)测试赛在台山举办。来自全省34支代表队的482名运动员在台山赛区开展7天的激烈角逐,台山运动员代表江门队取得佳绩。测试赛以“全流程、全要素”为标准,对竞赛组织、场地设施、后勤保障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检验。国家专家组及参赛队伍一致认为,测试赛达到预期目标,为十五运会正赛的顺利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8月16-18日,2025年广东“和力杯”四国U21男子排球邀请赛在台山举行,中国队、波兰队、意大利队和日本队四支劲旅展开激烈角逐,台山球迷近距离感受国际高水平排球赛事的魅力。
……
如今的台山,“排球之乡”的名片越发响亮,多项排球赛事在台山举办,台山运动员也“走出去”,在各项国内、国际赛事取得好成绩。
对于台山来说,排球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是融入血脉的激情与热爱。深厚的历史积淀与蓬勃的现代赛事交相辉映,让台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排球热土,不断点燃人们的运动激情。
排球传入台山,大约是在1914年。最早开展排球运动的学校是台城谭氏学校(今台山育英中学)和四九下坪堡小学。1918年出版的《谭氏学校实录》记载:“本校应世界之新潮流,遂组织排球队……在牛牯臂(今台城人民广场)划地为场,分队游戏。城中各校,相互继起。”1919年,台山浮石村成立中国第一个农民排球组织——华利磨学会(华利磨是排球英文volley ball的台山话译音)。此后,排球运动在台山迅速普及,连小朋友都受到成人的影响,以晒谷场或村巷为球场,以绳代网,用布(纸)捆扎为球开展比赛。
1930年,台山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支排球队,常常进行村级友谊赛。1927-1934年,台山排球队代表中国参加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不仅为中国赢得第一项排球国际比赛冠军,更实现了“三连冠”。1958年,周恩来总理到台山观看排球比赛,点赞“全国排球半台山”。
说到台山排球,不得不提男子九人排球联赛。作为当地一项传统赛事,每年都吸引众多队伍踊跃参赛,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盛会,点燃大家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参赛队伍来自各镇(街)、各行业,他们怀揣着对排球的热爱和梦想,在赛场上尽情释放能量和激情,为了胜利全力以赴,展现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为了让比赛更加精彩,赛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并利用网络平台对比赛进行直播,让更多海内外乡亲能够实时观看比赛,感受排球魅力。此外,台山注重排球运动的推广和宣传,通过举办排球文化节、排球知识讲座等活动普及排球知识,提高大家对排球运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如今,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排球项目在台山举行,排球越发成为台山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台山、了解台山。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中国女子排球前运动员、原总教练郎平曾说过:“‘排球之乡’我去过好几次,排球非常普及,打得非常精彩,(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国手都来自台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秘书长刘洋也点赞台山整体排球氛围,并表示台山青少年排球培养工作成效在全国是顶尖的存在。
融合“体育+”
持续分享高水平赛事举办红利
为了让游客、市民更好地感受“体育+旅游”的魅力,台山精心打造了独特的文旅体验。其中,铛铛车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线。复古造型的铛铛车,车身色彩鲜艳,不少车辆的车身还喷涂了十五运会相关宣传画。
十五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推动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绝佳契机。如何让群众持续享受十五运会办赛带来的红利?目前,台山市积极融合“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消费”等,通过把赛事活动送到景区、街区、商圈,办到群众身边,让全运热带动全民健身,进而带动文旅热、经济热。
其中,台山市推出“激情十五运·全运观赛游”特色体育游路线,乘坐铛铛车从新宁体育馆出发,途经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正贤体育馆、西门圩、台山非物质文化遗展示馆、历史文化街区等。这条路线融合赛事激情与侨乡底蕴,共赴一场活力与人文交织的深度之旅,游客可前往宁城公园、台山体育馆、新宁体育馆等“赛场”,感受排球爱好者的激情与热血,了解台山深厚的排球文化底蕴。
“体育+”的融合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有了体育赛事和活动,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周末可以带着家人乘坐铛铛车,沿着特色体育游路线逛景区、品美食,非常幸福!”市民张阿姨说。
“附近酒店住满了运动员和前来观看比赛的游客,人流量大大提升。”在台山城区开便利店的陈伯说道。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的到来,让广大群众提升了获得感和满足感。以此为契机,台山市正全力加快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深化排球运动发展布局,通过完善专业训练体系、打造特色赛事IP、开发排球文化体验项目等举措,培养更多排球人才,全方位提升台山排球文化的传播效能,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