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1+6+N”合力解“薪”结
清理积水超万处
培训专业消杀队
保障群众海上出行安全
为职工送上“夏日健康礼包”
凝聚“她力量”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指尖翻飞传承非遗
台山“护苗”在行动
勉励学子奔赴创新的“星辰大海”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6+N”合力解“薪”结
赤溪镇一次高效调解背后的综治实践

    一场因病引发的补偿纠纷,在基层调解机制的介入下,从陷入僵局到达成和解,仅用了半天时间。这起高效的调解案例,成为赤溪镇“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精准发力的生动实践。

    日前,务工人员韦某在赤溪镇某鲜虾养殖场工作时突发疾病送医,其家属随后就补偿问题与用工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陷入僵局。无奈之下,韦某家属走进赤溪镇综治中心大门求助。

    陈素敏 台政宣

    多元力量闻讯即动

    “我们希望能有个公道的说法。”家属的诉求就是行动的指令。面对这起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纠纷,赤溪镇综治中心作为“1”迅速启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一键激活多元力量。

    该镇平安法治办骨干第一时间精准把脉法律风险,司法所干部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支撑,派出所民警立即介入核实事件细节。作为“N”元社会力量的赤溪镇商会代表也应邀加入,以其独特的行业视角和影响力参与调解。一张由综治中心牵头、多元力量协同的调解网络迅速张开。

    法理情理双管齐下

    调解室内,气氛一度凝重。调解团队成为关键的“解铃人”。他们以证据和法规为准绳,条分缕析,使复杂的法律关系逐渐清晰,为协商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面对双方诉求差距,调解员果断采取“背靠背”沟通策略。对情绪激动的家属,调解员搬来板凳,促膝倾听,以“拉家常”的方式真诚共情、耐心释法;对用工方,则从法定义务、企业声誉和长远发展切入,引导其主动承担责任。商会代表则从维护行业形象、优化本地营商环境的角度进行劝导,最终突破了用工方的心理防线,使其愿意提高补偿额度。

    深夜灯火见证和解

    时间从午后滑向深夜,综治中心的灯火成为小镇里温暖的坚守。各方力量持续联动:司法所干部实时查阅法条提供依据,派出所民警反复核对细节,商会代表在双方间释放善意、疏通堵点。一句句入情入理的劝说,一步步融化着隔阂的坚冰。

    当天23时,在调解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一份凝聚双方共识的和解协议最终落定。

    “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家属眼眶泛红,连连道谢。用工方也如释重负:“解决了就好,我们心里也踏实了。”

    这场高效的“深夜调解”,正是“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效能的缩影。综治中心这个“1”牵头抓总、把舵定向;基层政法作为“6”的力量各司其职、专业支撑;商会作为“N”的社会力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效补位。三方合力,以“法理打底、情理升温、联动攻坚”的柔性治理方式,不仅精准解开了纠纷的“死结”,更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与温度,守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