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通讯员 张翠茵
星汇名庭小区与乐盈里广场交界处的绿化用地使用权归属及通道门设置一直存在争议,环市街道丰雅社区通过推行“法治赋能·多元共治”模式,联动多部门多次开展专题研判、现场勘查、业务指导,并于今年7月进行改建,安装配备联动消防系统的通道门,让星汇名庭小区恢复封闭式管理,推动这场起始于2023年11月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这起纠纷的化解,正是丰雅社区深耕法治建设的生动缩影。该社区始终锚定“平安丰雅,和谐丰雅”目标,着力擦亮“和美丰雅”法治社区品牌,多措并举构建社区法治新生态,近一年来累计协商处理各类社会事务145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3起,调解成功率达85%,巩固“广东省民主法治社区”“广东省宜居社区”的创建成果,让居民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不断提升。
织密感知网络
精准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丰雅社区着力构建“全域覆盖、多元参与”的信息感知体系,通过织密“弱信号”感知网络,精准高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以网格化管理为根基,该社区配备了155名网格员,严格执行“日巡查、周探访、月摸排”制度。网格员们带着民情日志走街串巷,将收集到的线索录入“粤平安”综治网格系统,实现重点人群动态、风险隐患的实时更新。
丰雅社区还联动4家物业公司及嘉悦名都业委会组建“平安联盟”,将物业服务窗口变成矛盾预警前哨。物业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高空抛物、车辆剐蹭等纠纷苗头,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业委会则通过业主大会收集共性诉求,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的快速响应机制。66名社区楼长化身“平安信息员”,凭借“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主动排查楼道堆物、可疑人员等隐患,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
“居民议事厅”里,法官、检察官、社区民警与居民围坐在一起,围绕停车难、违规搭建等“老大难”问题出谋划策。2024年至今,这样的议事活动已举办23场次,不少看似无解的难题在这里找到突破口。在矛盾处置方面,丰雅社区实行分级分类研判,构建“居民自治—部门联动—上报街道”三级机制,同步形成“发现—研判—处理—回访”全周期闭环管理链条,精细化治理让居民倍感安心。
厚植法治沃土
擦亮“和美丰雅”品牌
走在星汇名庭小区,“民法园”“法治长廊”等法治地标格外引人注目。丰雅社区在这里打造了集宣传、教育、互动于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并开设“周末一小时法律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以前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问清楚,太方便了!”居民李叔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在紫茶小学“模拟法庭”中,“红领巾法治宣讲团”的小成员们正在进行情景演绎。丰雅社区携手紫茶小学组建“红领巾法治宣讲团”,年均开展“职业体验”“模拟法庭”等活动20余场,覆盖2000多人次,全方位、多维度推动法治精神浸润人心。同时,该社区深化与法院、检察院的协作,组建专业法治宣传队,打造“法治智囊团”,开展驻点办公,去年以来已化解物业纠纷、家庭矛盾等10余宗。同时,从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群体中选拔“五老调解员”,成立“银发邻里调解队”,用接地气的语言化解邻里纠纷50余件,让“有事好商量”成为社区共识。
如今的丰雅社区,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法治氛围愈发浓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已逐渐成为辖区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常态。“接下来,丰雅社区将继续深化‘法治赋能·多元共治’模式,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厚植法治沃土,擦亮‘和美丰雅’法治社区品牌。”丰雅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翠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