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侨都·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衔”而有方“接”而有法?
帮助孩子从“假期模式”平稳切换到“开学模式”
新会区正雅学校小学部设立“少年科学班”
筑牢校园“防蚊墙” 师生健康迎开学
蓬江区丰泰小学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助孩子从“假期模式”平稳切换到“开学模式”
心理老师来支招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适应了假期节奏的孩子们要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更顺利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缓解“开学综合征”?江海区天鹅湾小学专职心理老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蒋丙翀为大家支招。

    让孩子参与决策

    减少对开学的“失控感”

    从假期到开学的这段过渡期,孩子面临的最大心理挑战核心是“心理节律紊乱”与“自主性剥夺感”引发的适应冲突。假期中,孩子处于“低结构化环境”,作息、任务安排高度自主,如晚睡晚起、自由分配娱乐与休息时间,而开学后需快速进入“高结构化环境”,遵循固定作息时间、学业任务驱动的规则化管理。这种切换会直接打破孩子已形成的“行为惯性”,导致注意力调控能力暂时下降,同时因自主决策空间减小,产生对“外部约束”的心理抵触。

    “常见表现有易怒、烦躁、对开学话题回避或抵触,甚至出现莫名的焦虑、低落,本质是对环境变化的情绪应激反应。”蒋丙翀建议家长们可以提前2-3天和孩子一起列“开学准备清单”,如挑选新文具、整理书包、制定新学期小目标,从认知层面提醒孩子即将要开学的事实,并带孩子逛街买新学期所需用品,感受开学自己挑文具的快乐。“让孩子参与决策,比如主动问孩子:你想先整理课本还是先准备文具?学校的通知报名时间是这个范围,你想几点去学校报到?通过掌控小事,减少孩子对开学的‘失控感’,同时让目标感驱动其主动调整状态,帮助孩子消除盲目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用积极正向的交流

    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蒋丙翀表示,“开学综合征”是普遍存在的短期“适应性障碍”,而非“疾病”。本质是个体在“环境变化”下(如作息、人际关系、学业要求),因认知调节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暂时无法匹配新需求,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反应。“多数孩子在开学1-2周内会出现,尤其小学低年级首次面临规则化校园生活、小升初或初升高面临新环境、新学业难度的‘衔接阶段’孩子更明显。通常2周后会随环境熟悉、注意力分配能力提升逐渐缓解,若超过1个月仍无改善,需关注是否存在深层心理问题,如社交恐惧、学业压力过载导致的注意力缺陷外化。”蒋丙翀说。

    新学期遇上“开学综合征”,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平稳过渡?蒋丙翀提醒家长们,开学前2周应降低学业期待,不急于“查成绩、比表现”,每天放学后采用“积极优先沟通法”和孩子沟通交流,比如可以先问“今天在学校有没有让你开心的事”“有没有和同学一起玩游戏、回答问题被老师表扬”等,再轻描淡写聊学习,用积极体验强化“上学是愉快的”的认知。同时强调“开学综合征”的普遍性,逐步改变孩子心态。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让他不必过分担忧,同时保持在家与孩子有效沟通,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老师可以在开学前1-2周实施“课堂轻量化设计”,减少新知识点讲授,多安排“互动式注意力训练活动”。如假期趣事分享会、班级小游戏、快速记忆小卡片等,通过有趣、低压力的任务,帮助孩子快速提升注意力集中度,同时借助社交互动帮孩子融入集体。对表现出抵触的孩子,采用“个别化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支持性关注”而非批评,减少心理防御,帮助孩子激活上学的快乐体验。(罗双双)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