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国碳市场建设如何推进?
已提出严肃交涉
深圳机场三跑道试飞成功
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家庭
以刚性监督推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提升
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市本级2024年度财政资金绩效情况
以刚性监督推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提升

    专题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项法定方式,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好这一监督权力,是党的主张、人民的期待、法律的要求、代表的愿望,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2024年,我市狠抓财政收支管理,扎实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大力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督促部门用准用好资金,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8月26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就江门市本级2024年度财政资金绩效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旨在问出根源和症结、问出解决办法,以刚性监督推进工作落实。

    用好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四稳”,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延续了“四稳”要求。两次会议均将“稳就业”置于首位,体现出就业优先导向。

    “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报告指出,2024年省级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就业创业政策性补贴、‘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技能竞赛等方面,但使用效益不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预算工委主任赵崇景“点名”发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接下来将采取什么措施,切实用好上级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高质量就业?

    “受政策调整影响,我市原定的2024年省级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不及预期。目前,我们已迅速调整方向,加快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前者将聚焦三方面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即:创业服务提质,开展乡村创业主理人集训营,重点服务返乡创业者、港澳青年及高校学子;宣传推广我市就业环境,通过策划拍摄就业探企宣传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大课堂等活动,多维度展示江门就业优势;调研技能人才,前瞻研判‘十五五’期间江门人才需求的趋势,为政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后者已完成了功能布局调整,项目施工图、效果图等都已定稿,即将启动招标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吴克勇承诺,2025年底前将完成全部的资金支出。

    进一步提升助餐服务质量

    “一日三餐”是关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小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长者助餐服务需求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优化老年助餐服务是2024年市十件民生实事中加大老年人关怀服务力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还存在老年助餐服务管理标准不统一、食品安全监管未完全形成闭环、服务监管机制存在薄弱环节、满意度调查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副主任委员张江然说道。

    “长者助餐服务继续纳入今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的重视,请问市民政局计划如何更加精准厘定长者饭堂(含助餐服务点)补贴标准,进一步提升助餐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效果?”张江然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刨根问底”。

    “据我们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建有老年助餐服务点264处,针对委员所提及的问题,我们正在努力调整和改善,弥补传统助餐模式的不足,积极推动助餐服务向市场化发展。本月起,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江门市建设‘侨都长者饭堂’行动方案》,在城区推行统一的制餐标准和扶持政策,鼓励四个县级市结合实际参照执行,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强评估监测,适时优化调整。此外,补贴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市民政局局长何渝说。

    长者助餐服务是一项兼具普惠性、市场性、公益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的共同参与。“我们将统筹发展社区办和市场办结合的模式,加快实现市场供应与政府兜底助餐服务有机结合、有序衔接,其中社区办提供兜底的普惠服务,市场办注重质量,拓宽老年人的选择范围。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推动适老化改造、志愿服务等资源整合,打通长者饭堂与本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商、种植养殖基地的直采渠道,并积极引导餐饮企业参与助餐服务。”何渝说。

    提升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项目使用效益

    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项目,能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国有资本的高效运作。“在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请问市国资委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注资资金的使用效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昆韶提问。

    “我们将从严筛选项目,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在预算安排上,优先支持资金放大效应达到3倍以上的项目。同时,强化全过程监管:事前严格开展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确保投资科学合理;事中定期跟踪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事后落实投后管理,系统开展项目评价,全面考核资金使用效果、目标达成度和投资回报率,并实施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企业负责人下一年度的经营业绩考核相挂钩,真正实现‘花钱必问效’。”市国资委主任张义栋说。

    增强开放大学自我造血功能

    开放大学在国家特色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学习型社会注入新活力。

    “江门开放大学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等级为‘良’,但在市财政局抽评的9个部门整体支出重点绩效评价中得分靠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黄达昌辛辣指出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财政划拨经费的使用效能,我们首先将通过修订学校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建立人员支出总额和学校收入总额挂钩的同向增减机制。其次是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投入。比如我们联合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共同申报江门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及中医药康养中心项目,争取纳入省职业教育财政专项扶持基金项目。再者是加快学校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网络教育的覆盖面及设施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最后是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管理与教师队伍的建设。”江门开放大学校长甘昱说。

    “从统计数据看,2024年招生人数比2023年有所下降,开放教育生源保障不足,导致教育收费和财政专户拨款相应减少。”黄达昌提问,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开放大学接下来如何强化自身建设与错位发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大招生力度,进一步采取走出去招生的方式,加强与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的对接联系,多开设企业班、定制班等班级,巩固学校学历教育专本招生的基本盘。进一步拓展非学历培训项目,结合江门本地产业发展和市场实际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本地高校、先进教培机构等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称考证培训、研究生考前培训、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项目,逐步增强开放大学的自我造血能力。”甘昱回答道。(毕松杰 区志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