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漠丽禾湖畔的江门情缘
浅秋写意
秋天的那碗凉粉
秋风乐悠悠
秋的画卷
《湖光染彩林》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漠丽禾湖畔的江门情缘

杨雨

    越野车从腾格里沙漠东侧驶入,翻过连绵沙丘,宛如一叶扁舟在海浪起伏飘摇。车轮扬起的细沙涌入车窗,孩子们随着颠簸的节奏不停尖叫,又惊奇又兴奋。

    额尔登一边稳稳地握着方向盘,一边和我们聊天。我向额尔登请教沙漠驾车的技术,问他如何辨别方向和路线,他笑着说:“我在沙漠里出生长大,50多年,习惯了,如果你在沙漠里住得足够久,你也可以这样如履平地。”

    抵达月亮湖营地时天色已晚,夜幕围拢过来。额尔登和达来帮我们卸下行李,放进蒙古包,摆上简易桌台和烧烤食物。一位面容慈祥的阿吉玛走出来,领着孩子们去洗脸洗手。我和导游小王到附近薅来干枯的梭梭草做火引子,不一会儿,木炭便熊熊燃烧。

    一听说我们是从广东来的游客,达来高兴地说:“我去过广东,还在深圳街头摆过烧烤摊,让我来帮你们烧烤。”说着便坐在炭炉旁,熟练地烤起肉串,我们围坐着品尝他烤好的肉串,火候恰好,味道浓郁,是沙漠里的饕餮美食。又听说我们是从江门来的,达来顿时激动起来:“江门我去过,我去过!那里是不是有台山、开平、鹤山?是不是又叫四邑还是五邑?”

    “是的,还有新会、恩平,以前是四邑,后来变成了五邑,那里有小鸟天堂、开平碉楼、上下川岛等等美丽的地方。”

    “哎呀哎呀,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川岛我最熟悉了,我和额尔登在那里的沙滩上放过马和骆驼。”

    火堆旁的达来眼里透着光,闪现着川岛沙滩的亮丽景色。他和额尔登用蒙古语聊了一会儿,像是在共同回忆在川岛的岁月。他又高兴地说起学习粤语的过程,从最开始“唔识听唔识讲”,再到后来“识听唔识讲”,又“识听识讲”,但是别人一听就说他的粤语一股子蒙古味,他哈哈大笑:“我们蒙古人舌头硬,讲不出粤语的那个味道,但是我觉得粤语真的很好听。”达来慢慢讲述着,时不时穿插几句粤语,沉浸在曾经身在广东的岁月里。

    一个蒙古汉子为什么会来到江门?为什么会在川岛放马和骆驼?众多疑问悬在脑海。但鉴于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又碍于对蒙古族的习俗并不熟悉,我便不再追问。烧烤过后,达来和额尔登指导我们搭建帐篷,教我们怎样把钉子牢牢地钉在沙子里。夜深人静,躺在腾格里沙漠的大地上,听着呼呼风声,不时伸头望向帐篷外的苍天星辰,整夜几无睡意。

    第二天吃过早餐,趁着天气凉爽,我们向漠丽禾湖徒步进发。额尔登开着越野车在远处随行,随时准备提供水和食物的补给。抵达漠丽禾湖营地时,达来已经在此等候,领我们到蒙古包稍事休息后,他便和王导一起召集孩子们进行研学,课程是搭建迷你蒙古包和制作麦草方格,后来又去玩滑沙、骑骆驼。达来时而给我们详细讲解,时而操作无人机拍摄。渐渐地,我们愈发熟识起来。

    漠丽禾湖处在沙漠中心地带,面积不大,却小巧玲珑,水草丰美,骏马、骆驼、绵羊逛游吃草,天鹅、灰鹤、麻鸭觅食鸣叫,一切事物都悠然自得。第三天早上,我们在漠丽禾湖上体验皮划艇。达来在湖畔的棚子里坐着,看孩子们在湖面划桨嬉戏。趁着这样的机会,我划艇来到达来面前,详细询问他与江门的情缘。

    “那是1996年12月,我对这个时间点记得特别清楚。”达来说,那时候的他20岁出头,正值社会改制的时期,阿拉善不少人选择停职留薪,下海经商。达来听说有人准备去广东做旅游项目,寻找会骑马和驯养骆驼的小伙子随行,便毛遂自荐,辞去了养路工的工作,跟着队伍去南方闯荡。

    “我骑着马,赶着骆驼走了七天七夜。”达来详细地描述他第一次赶往南方的境况:“那时候阿拉善正是寒冷的冬天,我穿着厚厚的衣服,一路往南走,一路脱衣裳,脱了就随手扔掉,从棉袄脱得剩下了短袖。但是我没想到,到了广东的时候,天气竟然那么湿冷,我冻得直打哆嗦。”达来一边抱紧身子,一边开怀大笑。

    他来到广东的第一站便是台山川岛,在沙滩上负责游客骑马和骆驼的项目。“我从沙漠直接到了海滩,见识到了完全不同的风景,开启了新的人生。”达来说,他在江门待了6个月时间,后来又到湛江的海滩经营卡丁车项目,又去广西、福建等各地闯荡。

    “我是一个北方的流浪汉,流浪在南方的土地上,一直流浪了十年时间。”2006年,达来返回内蒙古,开始经营腾格里沙漠的旅游项目。后来,他还多次到过江门,有时是参加全国性旅游项目的宣介大会,有时是去南方其他城市时专程回到江门。达来说:“我对江门特别熟悉,特别有感情,每一次去感受都不一样。”

    一人在湖面,一人在湖畔,四周沙丘起伏,大漠茫茫。两人的对话连接大地南北,山川异域。

    离开漠丽禾湖的早上,达来和额尔登驾车带我们穿越五座湖,回到腾格里沙漠边缘。临别时,我们双手紧握,互相说着“欢迎再来”。大漠广袤,海疆遥远,人心所系,便是绿洲。身后沙丘渐退,我想象着,无数个在祖国辽阔大地上的偶然相遇,都是富含深意的坐标,它们标记着陌生的善意如何跨越千山万水,沉淀为生命版图上最温柔最难忘的故地与他乡。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