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漠丽禾湖畔的江门情缘
浅秋写意
秋天的那碗凉粉
秋风乐悠悠
秋的画卷
《湖光染彩林》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天的那碗凉粉

黄美卿

    秋风掠过村口老榕树时,凉意便悄悄攀上指尖。这时我总想起童年的凉粉——那是秋至最翘盼的滋味。物资匮乏的年月,日子像村前浅溪般平淡,难得有涟漪泛起,而那碗清润的凉粉,便是岁月里最甜、最难忘的一圈。

    记得每年秋至前一天,妈妈就找出那个棕色的搪瓷盆,我小心翼翼地拆开凉粉盒的油纸包,深褐色的干凉粉粉末簌簌落下,一股醇厚的仙草香便漫了开来,那香气里,有草木的清润,更有秋的味道。按说明书备水时,姐姐总抢着去水缸边舀水,搪瓷盆碰着缸沿,“叮叮当当”的声响在屋里荡开。哥哥这时会扛着一捆干草进来,灶膛里的火苗被他拨弄得噼啪作响,映得他脸颊通红。他总爱趁妈妈不注意,偷偷往灶里扔几个松果,看着火苗蹿得老高,就咧着嘴笑。妈妈握着长柄勺,在大铁锅中一圈圈搅动,深褐色的凉粉糊从浑浊慢慢变得油亮顺滑,热气裹着独特的仙草香飘满整个屋子。爸爸则坐在灶门口的矮凳上,手里摇着一把旧葵扇,轻声提醒哥哥:“火再小点儿,别糊了。”

    等凉粉煮好,妈妈把那锅黑亮的糊状物倒进搪瓷盆里,放在屋子中的阴凉处冷却。我们几兄妹就围在旁边,一会儿用手指戳戳盆壁,感受着温热一点点褪去,凉意在指尖蔓延,一会儿又仰着脖子问“好了没”。夕阳把云朵染成橘红色时,凉粉终于凝固成乌黑油亮的块状,像块温润的墨玉。妈妈用刀轻轻划开凉粉,再舀一勺自家熬的糖水浇上去。那琥珀色的糖水带着焦香,浇在黑凉粉上,顺着凉粉的纹路渗了进去,黑与黄相映,甜香瞬间弥漫了满屋。

    我总是第一个端着碗,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凉粉放进嘴里。凉粉滑溜溜的,带着仙草特有的清爽,顺着喉咙滑下去时,清甜的糖水在舌尖散开,恰好中和了仙草的微涩,还裹着草火的暖意。姐姐会把自己碗里的糖水往我碗里倒一点,说:“你小,多吃点甜的。”哥哥则吃得飞快,黑亮的凉粉块几口就下肚,碗底很快就见了底,还会把沾着糖水的碗沿舔得干干净净。爸爸和妈妈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吃,自己碗里的黑凉粉却没动几口,总问:“好吃吗?喜欢就吃多些。”眼神里的温柔,比糖水更甜。

    后来,日子渐渐宽裕,超市里的凉粉种类越来越多,有加了果粒的白凉粉,有装在密封盒里的果冻凉粉,可我总觉得不如妈妈做的好吃。今年秋至,我带儿子回娘家,妈妈又翻出那个棕色的搪瓷盆,像小时候一样,教我和儿子一起煮凉粉,糖水依旧是慢慢熬,仙草香还是那么浓郁。儿子边吃边赞叹:“外婆,这凉粉真好吃呀!”像极了当年的我。当捧着那碗熟悉的凉粉时,我的眼眶倏地湿润了。

    原来这么多年,我想念的不只是凉粉的独特味道,而是围在灶台边的时光,有姐姐的谦让,有哥哥的调皮,有父母的疼爱,还有那满是温暖的童年。

    秋风又起,老榕树的叶子簌簌飘落,恍惚间,我仿佛又闻到了凉粉的仙草香,看到了灶台边那几个围着妈妈的小小身影。那一碗凉粉,装着童年最纯粹的快乐,也装着家人最质朴的爱,它早已不是一碗简单的吃食,而是刻在记忆里的温暖,无论走多远,一想起,舌尖便会泛起熟悉的味道,暖暖的,甜甜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