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医生,你这体型变化也太大了!”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的中西医治疗诊室里,常有患者对林华钦发出这样的感叹。很难想象,这位步履轻快的主治中医师,此前曾是个体重116.8公斤的“肥仔医生”,他用10个月减掉了50公斤,实现了自我重塑。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刘森
体检单敲响“警钟”
2019年一张体检单,给当时33岁的林华钦敲响“警钟”。那时他的体重达到116.8公斤,血脂、尿酸指标飘红,轻度脂肪肝也找上了门。“趁年轻代谢还行,得赶紧调整,不然身体要出大问题。”作为医生,他比谁都清楚肥胖的隐患,但真正让他破釜沉舟的,还有生活里那些细碎的“打击”。“上班走几步就浑身冒汗,买衣服永远只能挑最大码。”林华钦说。
其实,林华钦曾断断续续减重几次,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一次与家人的“打赌”,让他再次下定决心。
和很多人上来就节食、运动不同,林华钦的第一步是“备课”。作为中医师,他深知减肥不简单。“我翻了十几本营养学书,还专门查了运动医学资料,明白这是个系统工程。”他买了体重秤、食物秤,手机里装上饮食记录APP,像给患者开处方一样,给自己制定了计划。
饮食上,林华钦戒掉含糖饮料和高油外卖,用“低碳饮食+‘5+2’轻断食”模式打组合拳:5天正常吃低碳水、高蛋白质的餐食(鸡胸肉、鱼虾、鸡蛋是常客),搭配大量绿叶菜;2天轻断食时,每天只吃一顿清淡的简餐。“不是完全断食,而是控制总热量,保证身体基础代谢。”林华钦说。
运动则选“温和派”:慢跑、中医易筋经,并不追求高强度。“我每天要在病房走来走去,所以没有刻意去进行大体量运动。”他把“循序渐进”刻在心里,不让身体一开始就承受太大压力。
但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林华钦曾跟风试过“苹果减肥法”,三天只啃苹果,结果饿得头晕眼花;也试过“过午不食”,不到一周就因为夜间低血糖差点在值班时晕倒。“极端方法都是‘昙花一现’,减得快反弹更快。”这些“弯路”让他更坚定:减肥的目的不是数字,是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林华钦还学会了“情绪管理”。以前压力大时,他会囤几袋薯片“解压”,现在改成看美食纪录片。“看着屏幕里的炸鸡汉堡,脑子自动换算热量。‘吃一口等于要跑1小时,不值得’。”久而久之,看到高热量食物,林华钦的第一反应不是“想吃”,而是“这东西热量多少”。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减重门诊负责人崔威表示,想要减重的人群,可以在开始前进行健康评估,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将减重视为一场“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而非临时任务。要保持耐心,做到饮食与运动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和管理压力。根据身体反馈和进度,定期评估与调整方案。
体重维持在65公斤左右
“减肥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第一个惊喜什么时候来。”林华钦的惊喜来得很快——第一个月结束,体重秤上的数字跳到了106.5公斤,整整减了10公斤。“大基数体重的人初期掉秤快,这叫‘新手福利期’。”
真正的考验在后面。减重过程中,林华钦也有“卡平台”的时候,连续两周,数字纹丝不动。“平台期最磨人,体重总是没下去。但这是身体正常的现象,我会根据计划给自己安排‘欺骗餐’,吃一些自己想吃的食物,打破身体习惯的平衡。这能很好地缓解心理压力,也让减肥更容易持续。”林华钦说。
经过10个月的坚持,林华钦的体重降到了66.8公斤,但他想试试“身体的极限”。靠着持续的轻断食和低碳饮食,体重最低曾到58公斤。然而这一次,身体发出了警告——给患者做手法治疗,手劲明显不如以前;情绪也变得烦躁,经常觉得“提不起精神”。“减肥不是越瘦越好,健康才是标尺。”他立刻调整,慢慢增加碳水摄入,把轻断食改成一周一次。
如今,林华钦的体重维持在65公斤左右,非常稳定。“我觉得防止反弹比减肥更需要智慧。”林华钦不再像减肥期那样严格控制,而是遵循“二八法则”——80%的时间保持健康干净的饮食和规律运动,剩下20%的时间可以放松一下,享受美食。“我已经把健康饮食和运动融入了日常生活,它们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我的习惯。”
崔威提醒,减重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导致极度乏力、情绪焦虑、烦躁易怒,生理上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如女性闭经)、脱发、贫血、电解质失衡,甚至诱发进食障碍。“代谢率大幅降低后,体重极易反弹,形成‘越减越肥’的恶性循环。”崔威建议,大基数体重的人应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要做到循序渐进、合理运动、保证营养,切忌追求速度。
让朋友圈“监督”减重
“在我看来,减重得让朋友圈帮忙‘监督’。”林华钦的秘诀是“公开处刑”——把自己要减肥的事情告诉身边的同事、朋友。“我把减重计划告诉家人和最亲密的朋友。他们的鼓励和监督非常重要,让我为了面子坚持下去。”
林华钦还把50公斤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5公斤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就发到朋友圈,不断获得成就感。此外,他更多地关注身体的其他积极变化,比如爬楼梯不喘了、睡眠变好了、衣服尺寸变小了。“现在,很多患者来治疗时会问‘肥仔医生在哪里’,看到我之后都十分惊讶。随后,不少人都来问我减肥的方法。”林华钦说。
“减重成功带来的变化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首先,体型变了,敢穿以前从来不敢想的衣服,变得更自信了。最让我欣慰的,是体检指标全部恢复正常。其次,我通过减重证明了自己——只要设定目标、找对方法、坚持下去,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这段减重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彻底的自我重塑。”林华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