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梁爽 通讯员/邓雪梅) 近期蚊媒传播活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发病风险持续存在。除了发烧、出疹子、关节疼这些症状,有些家长发现孩子退烧后,身高好像“卡住了”。感染发热后孩子为何会“暂时不长个”?病好后如何科学长高?记者就此采访了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医生刘颖妍。
谈起细菌病毒感染后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原因,刘颖妍表示,发热期间,孩子的身体优先将能量用于机体免疫,生长所需营养暂时性供应不足,会出现食欲减退或消化吸收不良等情况,肠道功能需要时间恢复。此外,关节疼痛可能导致运动量不足。不过,家长可放宽心,大多数孩子病愈后1-3个月,身高会慢慢“补回来”。
刘颖妍指出,做好5件事,可以帮孩子抓住“追赶黄金期”。
一是营养“加餐”:膳食均衡,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维生素D摄入量400-800IU/日。二是运动“重启”:等孩子不发烧、关节不疼了,慢慢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逐渐达到每天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身体负担。三是睡眠“充电”:建议幼儿园阶段10-13小时/天,小学生不应少于10小时/天,初中生不应少于9小时/天,高中生不应少于8小时/天。四是监测“生长曲线”:每月测量一次,做到心中有数。0—2岁孩子,每月身高增长小于0.8cm时需要警惕。3岁到青春期期间,月增长小于0.5cm建议专科评估。五是及时就医:当孩子出现持续3个月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或体重不增、身高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伴随持续食欲不振或睡眠不足等问题,建议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