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吴健争 通讯员/梁俊杰 陈小芸)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自然教育季活动号召,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教职能作用,近日,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七星坑保护区”)管理处联合恩平市林业局、市科协,举办以“闻香识自然——芳香植物探秘”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吸引了来自恩平及周边城市的10个亲子家庭共30人参与。活动有效传播了芳香植物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
活动伊始,七星坑保护区工作人员以芳香植物科普讲堂拉开活动序幕。讲堂围绕芳香植物的核心知识点展开,从概念界定入手,详细介绍芳香植物的多样种类与独特特征,同时巧妙串联历史文化典故与现实应用场景,让知识讲解更具趣味性与实用性。在讲解过程中,工作人员以沉香、陈皮、紫苏等大家较为熟悉的芳香植物为案例,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青少年普及专业知识。为增强互动性,讲堂还穿插了问答、分享等互动环节,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科普讲堂结束后,活动进入手工制作驱蚊香囊环节,亲子家庭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感受芳香植物的实用价值,并为后续的户外探秘环节准备天然防蚊装备。
随后,工作人员带领亲子家庭沿着七星坑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径,开启户外探秘芳香植物之旅。七星坑保护区植被丰富,为此次探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课堂。在探秘过程中,工作人员选取肉桂、香樟、九里香等典型芳香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引导大家运用“五感法”深入了解植物。活动中,青少年提升了对芳香植物的科学认知水平,培养了主动探索自然的能力。
户外探秘结束后,蒙眼闻香猜植物游戏将活动推向高潮。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艾草、陈皮、茉莉等芳香植物样本,青少年蒙眼后通过嗅觉判断植物种类。大家在欢乐互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芳香植物香气特征的记忆,让知识变得“可闻可忆”。
最后,制作芳香植物茶饮环节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工作人员以紫苏为主要原料,设计有趣的实验与制作环节,通过紫苏水加柠檬汁的高低温对比实验,引导青少年仔细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紫苏水颜色、状态的变化,并鼓励大家主动思考、探究变化原因,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究兴趣。
此次活动将自然知识巧妙融入生活场景,帮助青少年深化对芳香植物与人类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推动自然教育普及、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