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槐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依靠党建、团建资源,充分发挥关工委组织和“五老”优势作用,形成党建、团建和“关建”三结合的服务青少年和青年干部力量,逐步构建起“大关工”体系,助推大槐镇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大槐镇关工委被评为“江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党建引领 坚持党建带“关建”
大槐镇党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着力加强组织机制建设。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该镇党委议事日程与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及时研究部署关工委重点工作,关工委定期向镇党委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组织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在大槐镇党委的领导下,及时将德高望重、有热心爱心的老同志和“五老”充实进关工队伍,致力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覆盖面广、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关工委工作力量。由镇党委委员担任关工委主任,并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热心关爱下一代工作、“2024年江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退休老同志廖国权担任关工委执行主任。
三是充分凝聚党建带“关建”的工作合力。大槐镇老干第一党支部作为大槐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中坚力量,于2024年被评为“恩平市六好党支部”,该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力推进了大槐镇关心下一代工作。此外,大槐镇重视构建党建带“关建”的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五老”工作室,做到“五好”“六有”标准,并充分利用橡胶林教育基地、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五老”工作室、镇村史馆等教育阵地,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
立德树人
强化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
大槐镇关工委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校培训课程,并把“五老”纳入党校师资队伍,常态化为青少年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等多样化服务。一是精心打造“橡胶树下的课堂”品牌教育项目。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大槐“橡胶林”所体现的“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奋斗精神,大槐镇开设了“橡胶树”课堂,以廖国权、罗进槐等老干部、老党员为宣讲人,为大槐广大青少年讲述“橡胶林”故事,激励青少年刻苦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努力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二是推进正能量进校园活动。大槐镇关工委将主题教育有效融入校园,深受师生欢迎。通过“党团关”联动模式,持续强化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五老”队伍联合机关党员、团员,共同推进正能量进校园,在主题教育方面作用显著,2024年至今累计进校园开展活动8次,覆盖青少年约1000人次,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党课、团课。截至目前已开发“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故事”“少年毛泽东”“秋收起义”“大槐顶伏击战”“大槐镇史”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同时,积极采用“请进来”方式,邀请专业律师讲授法治教育课,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护能力。
多方配合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大槐镇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与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印发《大槐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打通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米”。推动“五老”力量加入萤火虫志愿者队伍,共同摸清全镇未成年人动态,排查困境儿童、辍学需关爱学生,并认领“一对一”关爱任务,已为10名未成年人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另外,大槐镇关工委注重“盘活资源”,引导“五老”发动各方力量关爱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镇团委发起未成年人“护苗”行动,利用夜晚下班时间、寒暑假工作日时间,每月开展一次“护苗”行动,通过组织镇年轻干部走访入户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补习、发放学习文具和书籍、宣传法律文化知识等,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并引导他们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薪火相传
培养青年干部 增强后备力量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槐镇关工委在努力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工作上充分用心、用情、用功,在全社会营造关心下一代的优良风气。在镇关工委的助力与驱动下,大槐镇还大力关心支持镇青年干部的发展。2023年,成立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每月开展1小时阅读分享活动;每年组织近两年新录用的公务员开展“关心年轻干部座谈会”,倾听年轻干部的心声;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团员青年干部外出学习,拓宽视野,例如2025年组织团员青年干部到开平塘口学习革命先辈谢永宽革命先辈义无反顾、为民奋斗的革命精神……正是在这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与传承下,大槐镇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大槐镇干事创业发展生态焕发出勃勃生机。
“下一步,大槐镇计划邀请优秀选调生代表进校园分享成长经历,组织优秀青少年学生代表参观大槐聚集区企业以了解企业的运作,在点亮青少年成长之路时也为青年干部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大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