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司前镇产城融合党群服务中心恢复了平日的宁静。就在几天前,这里还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这个暑假,孩子在‘家门口’的党群服务中心过了一个既安全又充实的假期,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暑期子女‘看护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司前镇居民劳瑞珍说。
这正是新会区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生动写照。如今,新会区各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专业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持续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文/黄胜 区凯恒
“家门口”的托管班 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孩子放假,我们还得上班。让孩子自己在家又不放心,怕他‘搞搞震’。”劳瑞珍道出了一众家长的苦恼。
今年暑假,新会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创新推出暑期托管服务,把托管班开在群众“家门口”,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化解家庭的“看护难”。
“党群服务中心就是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会城街道北门社区党委书记谭国仔表示。
据悉,多元主体共建是新会区党群服务中心暑期托管服务的一大亮点。其中,沙堆镇、三江镇采取“公益+市场”模式,推出低偿托管服务。北门社区创新“社区合伙人”机制,联动周边村居、高校,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课程。
此外,各党群服务中心还精准对接高校资源,创新基层服务模式,同时,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和小区业主参与服务,形成“社区主导、多方参与、专业支撑”的服务格局。
据统计,今年暑假,全区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开展托管班21期,服务青少年儿童逾1100人次。
创新课程设置
寓教于乐促进全面发展
“妈妈你看,这是我做的扎染作品!”在沙堆镇党群服务中心,一年级学生小举兴奋地向妈妈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这个暑假,像小举一样在托管班收获成长的孩子还有很多。
新会各党群服务中心突破传统“看护”模式,以“五育融合”为理念,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司前镇产城融合党群服务中心针对不同年龄段开设分级英语课程,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沙堆镇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书法、合唱、羽毛球等课程,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三江镇打造“认识非遗”“科普学习”“技能才艺”“阳光体育”四大课程模块,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
最让孩子们难忘的,当属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的实践体验活动。在消防救援站,孩子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体验“逆行者”的艰辛;在妇幼保健院,孩子们学习基础医护知识,感受医者仁心;在非遗课堂,孩子们亲手制作脸谱、学习扎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孩子每天回来都兴致勃勃地分享所学所获,这样的托管班不仅解决了看护难题,更成了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家长李女士表示,她的女儿连续参加了四期托管班,几乎覆盖整个暑假。
服务延伸拓展
党群连心温暖千家万户
“我们一家都是党群服务中心的常客。”市民李小姐说,“这里不仅解决了孩子假期托管问题,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真正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夜幕降临,司前镇产城融合党群服务中心依然灯火通明。青年夜校里,电商直播课程正在进行;图书阅览区内,读者们静心阅读;多功能厅里,周末影院如期开放。
“我们紧扣群众需求,通过错时延时服务让党群服务中心‘活’起来。”司前镇产城融合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整合辖区资源,组建专业师资库,盘活夜间闲置场所,打造“青年夜校”品牌,开设职业技能培训、兴趣班等实用课程,已开展培训173场,服务党员群众3300余人次。
服务时间的延伸,服务内容的拓展,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的温馨家园。除了暑期托管,各中心平时还开设手工班、瑜伽班,举办周末影院、节日活动等,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我们要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身边的‘全天候幸福驿站’,通过多元化、精准化服务,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谭国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