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工作忙、社交圈子窄,很难遇到合适的人。这样的活动轻松自然,没什么压力,让我们在互动中慢慢了解彼此。”近日,在新会区总工会举办的“青春有约”七夕联谊活动中,一位“90后”工程师道出许多新会青年的心声。该活动吸引来自全区企事业单位的80余名单身青年踊跃参与,最终6对成功牵手。
这温馨一幕的背后,是新会区总工会红娘工作室重新定义“组织关怀”的精度与温度,持续“迭代”、不断“进化”的成果。
文/图 黄胜 邹景云 黄泽彬
渠道升级
从“纸质羞涩”到“线上透明”
早在2009年,新会区总工会便开始关注职工婚恋需求,并举办首场联谊活动。尽管反响热烈,但“纸质报名”方式却让许多职工望而却步:既担心隐私泄露,又受限于基层动员效率低。即便提前一个月部署,待职工得知活动要开展的消息,往往已临近报名截止日期。
2019年,广东省智慧工会系统上线成为关键转折点。“动动手指就报名,再也不用红着脸找工会干事拿表了。”企业职工张女士说。线上报名不仅化解了“面子”难题,也重新定义了效率——活动提前一周发布,5天内公示抽签结果。
系统上线后,新会区总工会的联谊活动参与率飙升,甚至“一位难求”。“目前,新会区总工会登记职工超10万人。其中,年龄在20-35岁的适婚青年职工约6万人,单身职工占比约16%,婚恋需求巨大。近年来,基层各级工会举办的联谊活动报名火热,只能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名额。”新会区总工会红娘工作室负责人吴灏远表示。
平台演进
从“人工牵线”到“智能匹配”
2022年,新会区总工会红娘工作室正式挂牌,改变了以往“一年一会、会散人散”的模式,建立起专人专岗的“红娘”机制。
但随着注册会员迅速突破500人,由4名兼职红娘进行人工匹配的模式难以满足职工需求。红娘工作室线上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采用“工会会员+实名认证”双重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可靠。职工可浏览交友信息、添加意向好友、互动交流,还可在“缘分圈”分享生活日常,展示自我。
“平台会员都经过实名认证,且都在本地,真实又安心。”职工罗先生说。职工李先生则提出了新期待:“如果匹配算法能进一步优化,脱单效率一定会更高。”
服务提质
从“广泛撒网”到“精准对接”
2025年5月,占地300平方米的“青年联谊活动空间”正式启用。围炉煮茶、青春K歌、复古卡座等多维场景,搭配每周五的“公益+休闲”常态化主题交友日活动,打造出“不像相亲的相亲场”。
“我们拒绝‘流水线相亲’。很多青年工作忙、圈子窄,传统相亲模式让他们难以展现真实一面。”吴灏远表示,目前,红娘工作室已形成常态化服务体系,每月一场“兴趣相亲”,每季度一场大型联谊,同时,紧扣“5·20”、七夕等节点开展活动,为职工创造更多脱单机会。此外,还推出针对教师、医生等群体的专场活动。
针对部分青年“不敢行动、害怕被拒绝”的心理,新会区总工会红娘工作室还通过微信开展心理疏导、婚恋指导,并逐渐发展为“红娘工作室微信号对接需求—发布个人信息—经红娘筛选后推荐意向异性”的“一对一相亲服务”。
精准服务成效显著,“兴趣相亲”的转化率尤其突出。以魔术联谊为例,青年们在共同探索魔术的奥秘中加深了解。“现在经常会有职工家长直接来到办公室,希望我们帮忙牵线。”吴灏远笑着说。
区域拓展
从“区内协调”到“跨区联动”
新会区总工会不仅大力支持基层工会开展联谊活动,更以工会为纽带,推动单身青年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5月20日,某制造业公司计划举办联谊活动,因男性职工居多,企业的工会主席联系我们,希望为他们匹配女性职工较多的单位。最终,通过工会的牵线,该公司与亚太森博共同举办联谊活动,效果显著。”吴灏远回忆道。
2025年6月,新会区总工会与蓬江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会聚良缘‘虾’日恋曲”,62名单身青年在一起捕虾中欢乐互动。“新会、蓬江、江海三区通勤最快仅半小时,完全可以打破行政区划,协同共建。”吴灏远表示。
“跨区联动扩大了服务半径。新会与蓬江产业互补、职工结构各异,联谊实质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蓬江区总工会基层建设部部长凌云菊表示。
“下一步,我们计划与民政部门合作,共建具有官方背书、全员实名认证的真实交友平台。”吴灏远说。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新会区总工会红娘工作室已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成功为百余对青年牵线。这正是当代公共服务转型的生动注脚——从“拉郎配”到自主选择,从人工筛选到数据匹配,从单一活动到生态服务,婚恋支持正从“完成任务”走向“成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