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谚语里的白露
走进九月
秋雨·谷香
恩平观水:自然之美与治水华章
木麻黄
《碧波万顷》 创志 摄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9 月 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麻黄

    刘利元

    清晨里,上川岛感受不到丝毫清凉,近乎凝滞的水蒸气附着在人身上,黏黏糊糊的。从山头往下看,那些栖息在山林里的白鹭一动不动,梁伟忠一边端详着川岛镇中心小学校园里的几排木麻黄,一边在心里嘀咕,这天气不对劲儿呀!

    这时候,梁海洪和梁大上一前一后走过来,两人当年都是他的学生,现在一起搭班子。梁伟忠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梁海洪任副书记,梁大上任副校长。他们都是岛上长大的,梁海洪当年考了江门教育学院,梁大上考了佛山科技学院。毕业后,两人都回到上川岛任教。

    梁伟忠记得,梁大上当年偏科严重,数学经常满分,语文却常常不及格。按说那会儿教数学的他,应该感到窃喜才对,可是他却满腹忧愁。肯定不能对梁大上说,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数学上,那样可能连数学也不好好学了。怎么办?当时梁伟忠住单身宿舍,课后闲着,经常拿根鱼竿,跑去附近的三洲港钓鱼。个把小时就能钓半桶多,带回宿舍,放锅里煮。煮熟了,喊梁大上他们一起吃。学曹操横槊赋诗,吃一条鱼吟一首诗,其他人都能吟得来,唯有梁大上捧着碗,不知该怎么办?梁伟忠借势开导,数学要学好,语文也要学好啊!不然连条鱼都吃得不安生。

    20世纪80年代末的师范生,还是很抢手的。梁伟忠毕业时拒绝了很多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上川岛教书。当他从山咀码头乘船返回岛上时,看着船舱外一望无际的湛蓝海面,心里一直在想,川岛上有太多渔民的孩子因为疏于管教而辍学了,如果连川岛长大的人也不管,那谁会来管?学为人师,一定要点亮岛上的灯火,让远行的渔船找到回家的方向,为渔民子弟照亮未来。

    梁海洪和梁大上本来也有机会去其他学校工作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到岛上。梁伟忠心想,既然人生做出了选择,那我们就三人为众,一起前行!

    用人要用其所长。让梁大上兼管饭堂,真是对了。早餐有粥有蛋还有花卷、菠萝包、叉烧包、台山大包等各式包点,午餐和晚餐有汤水有肉菜有素菜,原本只给住校生做的,家在附近的跑校生也个个要求搭伙。毕业多年的学生,也时不时跑回来玩,说是想学校的饭菜了。梁海洪,特别擅长处理具体事务。最近,一位从外地考来的年轻教师情绪波动比较大。说她本来是奔着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海沙滩来的,没想到迎接她的是无尽的闷热寂寞和孤独彷徨。岛上几乎没有任何游乐设施,也没有电影院、书店,连进出岛的船,到了下午5点就停了。漫漫长夜,就算你有再丰富的幻想和再紧急的事情,也只能等着乘坐第二天早上的班船。事实也是这样,这位年轻教师的母亲头天生病住院了,家里人知道这边的情形,硬是等到天亮了,才打电话告诉她。得知这些情况后,梁海洪赶紧与相关单位协调应急船,以后有紧急事项也可以随时出海。并且还协调了班船船票事宜,教师家属来岛上探望,可以和岛上居民一样享受半价优惠。听了梁海洪的汇报,梁伟忠悬着的一颗心,落地了。这也让他想起自己刚刚教书那会儿,出岛的船一天只有一班,就算家里有天大的事儿,错过了班船,就只能等到明天。

    两人说着班船的事时,陆陆续续走来不少学生,一声一声的“老师好”,把沉浸在回忆中的梁伟忠带回现实。哦!该清扫校园了。学校经费不多,可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为了节省开支,几乎能省的地方都省了:每天清晨,梁伟忠带着全校师生打扫卫生,省下聘请清洁工的钱;作为有住宿生的海岛学校,班主任老师坚持到晚自习下课、熄灯号响了才走,省下聘请宿管员的费用。梁伟忠则坚持到更晚,等所有教室和宿舍的灯都熄灭了,他一手拿着竹竿,一手握着手电筒,在校园里转圈巡视。

    前些年,原来也在岛上教书的梁伟忠家属调到了县城的一所中学。教育局考虑梁伟忠在岛上服务多年而且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有意把他也调到县城。梁伟忠婉拒了,他说因为在岛上教书才获得了这个荣誉,就应该在岛上坚守下去。没想到,5年后,梁海洪也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同一所小学的师徒双双获此殊荣,梁伟忠感觉非常欣慰。

    校长本来可以有间独立办公室的,梁伟忠没给自己安排。三位校领导和另外三位主任挤在一间屋子里,梁伟忠坐在一进门的那张桌前。一张小小的办公桌,桌上摆着一台黑色的台式电脑,靠墙的一边是一条窄窄的几案,几案上竖立着一溜儿书籍,都是教学业务方面的,好多卷了边。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办公桌的抽屉门居然是用两根塑料绳子捆扎着的。梁伟忠说,等老师们的办公桌全部更新了再换吧,这样也能凑合着用。

    持续闷热的天气,果然孕育着暴风雨。没有任何暗示,也没有任何前奏,噼里啪啦就下起雨来。不知从哪一边吹来的风,茫无头绪地刮着,一会儿把树头往东摁,一会儿把树头往西摁,但不论往哪个方向用力,都始终摁不倒。校园四周长满了高大挺拔的木麻黄,它们每一棵都迎风傲立剑指苍穹,尽情在风雨中舒展着翠绿的枝叶,以一种昂然决绝义无反顾的态度,守护着山坡上的这座校园。

    梁伟忠看着那一棵棵风雨中的木麻黄,浮想联翩。这些木麻黄,都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栽种的啊!有多少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一个个履职尽责,守护着头顶的天空,荫郁着脚下的土地。又有多少大树,孤独忍受着隐痛,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无私奉献,默默付出。梁海洪、梁大上,学校的30多位老师,哪一个不是这样啊?

    风停雨歇,梁伟忠拎起竹竿向校园围墙走去,在草丛里四处拨打,看看有没有借机从山上溜进来的蛇。雨水排得很快,地面上有许多被风雨吹落的木麻黄树籽,想必围墙外的山坡上也落了很多,这样的湿润天气,很快又可以长出一片片的嫩苗苗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