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积极探索AI技术应用于人道行动
俄军对乌克兰多地实施打击
援助阿富汗
泰国新总理承诺在4个月内解散国会下议院
韩国调整政府组织架构
石破茂“体面”辞职 日政坛“一地鸡毛”
阿根廷政府召回一批护照
微光志
无标题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9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光志
——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基地建设纪实(28)

    4、夜空中最亮的星

    李晞闻来到打石山下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天天都在井下工作,都没有出过基地的大门,终于有些待不住了。那天,她向马老师央求了两个小时的假,硬拽着刘悦湘开车带她到金鸡镇逛了一圈,吃了一顿超级早餐:一份鱼片鸡蛋艇仔粥、一份叉烧肠粉、一只咸蛋腊肉糯米鸡、一碟虾饺。刘悦湘瞪大眼睛看着她吃,他不相信一个小女生这么能造。回到井下,李晞闻悄悄地跟王德润说:“要是工地饭堂有个做肠粉的师傅就好了。”

    王德润说:“我不想吃肠粉,就想吃烧烤,狠狠撸个串,喝啤酒,感觉像沙滩派对一样。”

    他们俩的对话被满怀柔情的机械工程师马骁妍听到了,她的柔情又忍不住散发了。

    白色安全帽、栗色卷发的风风火火的总工程师马骁妍是打石山下的风光。李小男是个在生活上粗线条的汉子。但是,马骁妍心里却有着百样的柔情和浪漫。她会在紧张而严谨的工作之余,领着大家去看碉楼、吃海鲜、喝咖啡、看世界杯。稻子熟了的时候,她还领着大家骑车去村里帮村民割稻子,在基地外面的路边种上几棵小树苗。在马骁妍看来,打石山下的生活虽然清苦,可只要用心,也能过得滋润,也可以很美,我们自己的心知道!那只孤独的探测器将深埋在地下数十年,它们闪亮的美,外人看不到,可山知道、水知道、中微子知道、捕光者知道。

    深山里的夜晚已经有了些凉意,月亮也圆鼓了肚子,像一个怀孕的少妇在云端上慢慢踱步。星星像是被谁随手一把撒在了天幕上,闪闪烁烁恣意得很。风有时一阵阵地、有时一缕缕地越过田野和山丘,摇晃着不远处打石山上层层叠叠的树梢。

    在刻着白春礼院长题写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几个大字的大石头旁边,马骁妍策划、组织的“深山里的沙滩派对”正在举行。啤酒、烧烤、水果、音乐,简约而又奢侈。马骁妍和李晞闻显然都略略打扮了一番,换上了裙子。她们忙着洗水果、切水果、做糕点。钱小辉、俞伯祥、秦中华他们围在炉子正烤着串。李小男当真穿了一条沙滩裤,一副在夏威夷度假的模样。王德润抱着他的吉他,划出了一波波动人的和弦。大家跟着他的琴声,轻轻地唱起了他们喜欢的那首歌曲: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指引我靠近你

    在恣意的歌声中,李晞闻忽然感觉到眼角有些痒痒的。她走到旁边,仰着头在幽深幽深的天幕上寻找了一圈,她终于找到了那颗最亮的星。她拉着马骁妍说:“马老师,您看,这是不是今晚最美的星光。”

    马骁妍也抬头看了看,笑了:“最美的星光在人的心里。”

    徐美杭也仰着头想寻找最亮的那颗星。可她比较来比较去,总觉得都差不多。秦中华端着啤酒、撸着串走到她身边,问她:“美杭,你说夜空中最亮的星究竟是哪一颗?”

    徐美杭又仰头望着天空,让头发随风飘着。她忽然道:“老秦……我知道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就在这打石山地下700米,就是你那些宝贝光电倍增管……老秦,我还真想过,等有一天4万只光电倍增管全部安装完毕后,我们的这只有机玻璃球、我们这双安装在地层深处的眼睛该有多么美啊……那金色的光芒……我想我一定会流泪的。”

    秦中华慢慢地点点头:“从2012年开始,12年了,我几乎和这些光电倍增管朝夕相处,它们也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做梦也期待着有一天看到它在这700米深处闪亮、追逐我们心中那点无与伦比的紫色的光。”

    不仅在徐美杭眼中,在秦中华眼中也装满了光电倍增管的美丽。连基地的工人们都知道,在那些科学家心目中,这些闪亮的“黄金瞳”就是整个项目的“颜值担当”。

    光电倍增管的安装比有机玻璃的安装略迟。有机玻璃安装是2022年6月开始的,光电倍增管的安装是2022年10月开始的。负责安装的是赫赫有名的深圳大地幕墙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企业在短短十几年内,就打造出一系列令世人惊艳的大型建筑作品。2017年,该公司一举中标江门中微子探测器的光电倍增管安装项目,成为国内首家跻身基础物理领域的幕墙公司。大地幕墙组织最精锐的技术队伍专门为光电倍增管设计了不锈钢模块系统,将4.5万个光电倍增管和电线、电缆以及各种电子元件,分别集成在总计约4300个尺寸各不相同的模块上。为了保证光电倍增管安装的高精度,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制造、安装都通过电脑三维模拟,制造过程采用激光下料、自动焊接,现场安装采用了球面空间坐标定位,最终实现了光电倍增管精确到毫米级精度的安装。

    作为光电倍增管子项目负责人,秦中华要比安装工人进场早得多。从2012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要来打石山呆些日子。这里将是4万多只光电倍增管的战场,也是它们的家。秦中华必须准确地把握这里一年四季的温度、湿度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状况,并据此对光电倍增管在未来20年、30年的工作状态作出深入的分析、判断。

    光电倍增管的安装也是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地进行。总体来说,它的安装进度要比有机玻璃的安装进度迟两到三层。马骁妍指挥着工人将有机玻璃安装在不锈钢网壳上后,秦中华就要指挥着工人在不锈钢网壳上排布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的安装是在不锈钢网壳以及有机玻璃之间的夹层中进行。这个夹层的高度是1.4米,工人们在这个夹层中工作,腰都伸不直。一天下来,腰都像快断了。秦中华也要每天顺着绳梯爬到那里,和他们一起蹲在这个夹层里,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只光电倍增管的编号、安装位置、连接线路、相互间隙,一只都不能漏过。

    4.5万只光电倍增管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编号,在这个巨型的球体上都有自己指定的位置,绝不能放错地方、排错顺序。这是一件非常琐碎、而又需要特别严谨的工作。如果任何一只放错位置,都有可能导致最后的数据出现错误。开始的时候,有个别工人有些不以为意,认为科学家们在折腾人。可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秦中华真发火,劈头盖脸就骂。出了两回错后,大家也都警醒了,安装前都会认认真真地仔细核对。

    由于有机玻璃安装填缝的问题,工期迟滞了些,光电倍增管的安装也暂停了些日子。秦中华瞅着空闲,回了趟北京。他们夫妻俩是从中山封装基地直接转来打石山下的,已经有差不多一年没见到两个孩子了。母亲一个人在北京照顾着两个孩子,秦中华实在是有些放心不下。母亲是湘西凤凰人,虽然跟着在北京生活有些年头了,可还是不习惯这大都市的生活,平日连门也不出。而偏偏两夫妻都常年在外。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呀。中年,最是中国男人压力如山的时候,尤其像他们这样立志献身科学的人。他回到北京,陪母亲去了趟医院,检查了一下身体,又去见了一下两个孩子的老师,便匆匆往江门赶。恍惚间北京只是自己路过的城市,江门、中山这些地方才是自己的家。至少这10年是这样。

    4.5万只光电倍增管中,20英寸的总共是2万只。负责3英寸光电倍增管安装的是高能所副研究员徐吉磊。这也是一件繁琐程度和精确程度都达到极限的活。从2022年11月初直到2024年12月5日,整整两年多时间,徐吉磊每天都会和秦中华比着赛似的往不锈钢网壳上爬。他想,我这两年练下来,说不准可以去做专业的攀岩运动员。他需要每天早早地爬上去,指导工人小心翼翼地将25600只小管放在它确定的位置上。因为小管的安装是与秦中华指挥的2万只20英寸大管的安装交叉进行,还有每只光电倍增管所连接的电子学盒的安装、线路连接……徐吉磊的脑子每天都被这些线路和零件塞得满满当当的,他做梦也在盼望有一天能够清空……这些年,徐吉磊在北京的时间很少,陪家人的时间很少。他早两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南展创,这两年基本都是在打石山下的安装现场。徐吉磊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每天晚上都会给他们打个电话。在电话里听着他们哭哭笑笑,他感觉打石山下的风也温柔了许多。他知道自己这十年来,没有亏欠那个飘忽的中微子,但是亏欠了血肉相连的身边人。徐吉磊参加完大亚湾项目之后,被邀请上了一档叫《超级演说家》的综艺节目。在节目中,徐吉磊讲述了一位清贫的科研工作者的幸福观。很多人听了很感动,也有人怼他。但是,徐吉磊微笑着告诉大家:为国争光的幸福感,足以融化我所有的困惑,满足我所有的名利心。讲这番话的时候,年轻的徐吉磊眼睛里真的满是幸福的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