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病,缴费窗口总是排长队,现在手机点一点,医保立马结算,真是又快又省心!”家住江门市江海区的陈女士笑着展示手机中的医保电子凭证,语气中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
这样的变化,早已渗透至就医购药的方方面面——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待遇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2040元,较2021年提高约八成;宝宝还没出生,父母就可为宝宝办好医保,住院花费实时结算;就连曾经因价格高昂令许多家庭却步的人工耳蜗,也从每套20万元降至5万元,听障儿童如愿拥有了“新耳朵”……这些可感可及的真实转变,正是江门医保“十四五”期间用心改善民生的真实写照。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江门市医疗保障局始终秉持“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初心,将国家医保决策部署转化为惠民实效,持续深化医保改革,构建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交出了一份兼具发展速度和民生温度的答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衣保轩
A
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群众待遇稳步提升
围绕“应保尽保、待遇提质”目标,江门医保不断夯实制度根基,从参保覆盖、待遇到保障范围层层推进,同时推动商业保险补充赋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江门医保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大力推进“应保尽保”,针对新业态从业者、学生、新生儿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参保动员。全市参保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人民群众就医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实现广覆盖的基础上,江门分类完善职工和居民医保制度,持续增强门诊共济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普通门诊和门诊特定病种待遇。2025年职工医保门诊支付限额提高至2040元,较2021年增长88%;居民医保门诊支付限额提高至350元,增长46%。医保待遇“含金量”实实在在增加。
保障范围也日益扩大,重点关注老人和儿童等群体:56种慢特病纳入居民医保门诊特定病种(包括儿童孤独症和小儿脑性瘫痪),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达75%;特困人员、孤儿等医疗救助比例达100%,年度最高救助限额12万元;家庭病床、老年病区费用纳入医保结算,全市15家医养结合机构全部纳入定点,实现“医养康护”一站结付;落实辅助生殖相关报销政策,惠及生育夫妇共5949人次,实现减负1110万元,助力更多家庭实现生育梦想。
此外,江门医保主动打通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衔接通道,推出补充商业医疗保险“邑康保”,年参保人数超80万人,多层次保障体系更加牢固。蓬江区蔡女士的孩子不幸患上骨髓异常增生,干细胞移植手术费用高昂,“邑康保”快速赔付25.7万元,大大缓解了经济压力。
B
深化医药改革,持续减轻群众负担
“多亏集采政策,我才能给女儿做这个手术。”市民周女士说。其女儿需进行人工耳蜗手术,但因价格昂贵一度搁置。随着人工耳蜗纳入集采,单套价格骤降至5万元,周女士第一时间预约手术,“总费用降了,医保又报销了一部分,我们自己只花几万元,孩子终于回到有声世界!”
人工耳蜗降价是江门深化医药改革的缩影。五年来,江门持续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多批国家集采药品落地,平均降价超50%。针对“牙贵”问题,开展口腔种植专项治理,单颗种植牙总费用降幅达50%。
在降低药价的同时,江门持续扩大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范围和单独支付保障品种,2025年已分别拓展至612个和620个,并督促医疗机构“应配尽配”,全年超万人次通过医保渠道购买国谈药,切实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此外,江门还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机制,全市九成以上住院费用实现按病种结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同步实施,推进国家立项指南落地落实,价格管理更科学、透明、规范。
C
优化经办服务,便民举措落地见效
为让医保服务更贴心、更高效,江门医保以打造“10分钟医保服务圈”为目标,构建市、县、镇、村全覆盖的经办服务体系,深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服务智能化、便捷化。
依托服务下沉,医保业务实现“家门口办”。2022年完成市县两级经办体制改革;2023年在73个乡镇(街道)设点,12项高频事项下沉;2024年进一步推动8项事项下沉至村(社区)。梳理服务清单,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17项服务实现“全市通办”。
线上服务同样便捷。依托国家医保APP、“粤医保”等平台,实现医保公共服务“应上尽上”,“粤医保”功能上线率超90%。
新生儿福利“即时享”成为暖心名片。2023年7月,江门在全省率先推出新生儿预参保“一站式”服务,参保范围延伸至孕期24周胎儿。办理时间从45个工作日缩至最快2个工作日,实现“出生即参保、就医直接结算”,每年减少群众垫资超2000万元。该举措获省医保局推介,入选省数字化治理优秀案例。
“两个孩子,两种体验!”二孩爸爸张先生感慨地说,“2021年生老大,所有费用自己先垫,办好出生证、上户口再跑参保,前后折腾几个月。现在生老二,出院时直接医保结算,太方便了!”
江门加快推广“三电子两支付”应用,深化医保电子凭证推广,激活率和人数持续提升。目前所有定点机构均实现医保个账扫码支付,多家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多家药店提供线上医保个账购药,“一码通行、扫码结算”成为常态。
D
筑牢监管防线,守护基金安全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江门医保对欺诈骗保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通过构建多元协同监管体系,全力守护基金安全。
五年来,江门综合运用飞行检查、专项整治等方式,累计检查多家定点机构,查处违规多家,追回资金及罚款显著,曝光多例典型案件,全市立案306宗,解除或暂停多家机构协议,形成有力震慑。
江门医保联合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完善协同执法与行刑衔接,移交多起案件。聘请社会监督员,畅通举报渠道,落实奖励制度,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随着智慧监管不断升级,大数据为基金安全装上“火眼金睛”。江门医保积极推动智能监管子系统应用,开发并上线事前提醒、事中审核规则数十项,逐步实现医院前端实时提醒、经办过程动态审核、行政端事后智能监管的全链条防控。医保部门还以每年4月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为契机,广泛解读政策、曝光案例、宣传法规,积极营造“人人守法、共同维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回望“十四五”,江门医保用实干和担当,把健康的福祉送进了侨乡千家万户;展望未来,这份守护将一如既往,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继续书写让群众更安心、更暖心的民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