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腿……还能保住吗?”近日,72岁的吴大爷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右小腿血肉模糊。一场意外,让他面临可能截肢的风险。与此同时,劳女士正在深夜辗转反侧,双手的麻木刺痛,让她8个月没能睡个好觉,“鼠标手”的折磨,只有她自己知道。两位患者,两种复杂的肢体疾患,却都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月前那个重要的签约。8月2日,江门市中心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正式签约,加入其牵头组建的“严重肢体创伤医防融合(广东)联盟”,并签订了全方位的医教研合作协议。这不仅是一纸协议,更是一座连接顶级医疗资源与五邑地区患者的桥梁,意味着侨乡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医疗服务。
吴大爷因“右胫腓骨开放性多段粉碎性骨折伴失血性休克”转入该院,该院初步手术处理后,面临着小腿大面积皮肤及骨缺损的棘手难题。
保肢还是截肢?面对两难抉择,江门市中心医院立即启动联盟会诊机制,邀请中山一院显微创伤手外科教授郑灿镔团队现场会诊。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团队中的周翔教授制定了详尽的保肢治疗手术方案:骨折外固定换内固定、胫骨缺损骨水泥填充、超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创面。这是一项极其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如同在腿上“绣花”,需要将超薄的皮瓣完美移植到缺损部位,重新建立血运。在周翔的指导下,手术取得成功,吴大爷的腿保住了,且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与此同时,另一项突破性技术也在该院落地。劳女士罹患腕管综合征8个月,双手麻木剧痛令其痛苦不堪。8月28日,在郑灿镔团队指导下,江门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为劳女士实施首例腕关节镜辅助下腕管微创松解术。手术仅用时30分钟,切口不足1厘米。术后患者麻木症状立即缓解,24小时内就能恢复日常活动。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腕关节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显著优势,真正实现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只是合作的开始。接下来,江门市中心医院将与中山一院专家团队开展常态化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推动侨乡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为“健康江门”建设注入新动能。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陈元庄 罗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