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吴健争) 为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近日,恩平市在那吉镇文体服务中心开展“安全小卫士成长营”活动,5堂生动有趣的主题课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让孩子们在实践与互动中系统学习安全知识,筑牢个人安全“防护盾”。
活动紧扣“安全”核心,结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5堂梯度课程,从安全认知启蒙到综合技能应用,让安全知识的学习兼具逻辑性与趣味性。
在“安全启航,认识你我他”课上,社工通过安全拍手歌打破陌生感,让孩子们在自我介绍、抽签分组中熟悉彼此,共同制定小组公约,初步建立“安全共同体”意识。在随后的安全知识小问答环节中,各小组踊跃抢答,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在“居家安全”课上,社工详细讲解用电、防火、防煤气泄漏等关键知识点,同时,让孩子们化身“家庭安全小侦探”,在模拟场景中排查“多口插座超负荷用电”“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等隐患并提出解决办法;开展模拟触电救助演练,让孩子们在实操中掌握居家避险技能。
在“网络和防拐安全”课上,社工结合真实案例,与孩子们探讨“虚假中奖信息”“网游装备诱惑”“钓鱼网站”等网络诈骗手段;在防拐骗教学环节,社工通过“应对陌生人搭讪”“与家人走散后求助”等情景游戏,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警惕性与应急反应能力。
小组课堂还聚焦校园日常安全与防欺凌,通过案例视频让孩子们直观认识校内不打闹、不推搡的重要性,并在互动问答中梳理“遭遇欺凌及时报告”“目击欺凌不围观”等应对方法;户外安全课堂则重点强调交通安全与防溺水,孩子们热情参与“过马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情景模拟,并系统学习溺水自救、正确施救的技巧,有效提高户外风险规避能力。
“安全小卫士成长营”活动创新采用“理论讲解+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的模式,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可操作、易记忆的实用技能,有效填补儿童安全教育“碎片化”“枯燥性”的短板。下一步,恩平市将联合社工机构、学校、社区等多方力量,围绕青少年儿童安全需求,开展更多针对性强、形式新颖的主题活动,从居家、校园、网络等多维度织密安全防护网,为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