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胜村积极发展农业,还引进优质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过去杂草丛生的荒地上种上了农作物。我也在村里的生态庄园找到了工作,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更有盼头了!”昨日,桃源镇中胜村村民肖秋运说。
近年来,中胜村紧紧把握“百千万工程”实施机遇,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及区位优势,积极盘活本地资源,在农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和产业融合等方面精准发力,带动村集体增收,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通讯员 胡钊贤
盘活闲置农田
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中胜村的田地资源丰富,有七成土地是水田山林,同时,中胜村的用地性质多为农保地,农业便成了中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然而,传统农业耕作的经济效益较低,因此,不少年轻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村里的闲置农田也随之增多。”中胜村驻村第一书记易维标回忆道。
要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还要在土地上“做文章”。近年来,中胜村对村内的闲置农田进行全面梳理,优先复耕条件成熟的田地,通过科学实施轮耕的方式,有效恢复农田肥力,提升该村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凭借良好的土地条件和区位优势,我们成功吸引千彩生态庄园等优质企业进驻中胜村,流转20公顷土地用于发展特色农业,为社咀坪、山鸡坪等村民小组每年带来租金收入超20万元。此外,该庄园的进驻,还让3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易维标说。
在做好撂荒地复耕的同时,中胜村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村干部主动上门与村民沟通,宣传复耕政策,成功统筹整合村内撂荒十余年、村民无力自耕的超4公顷零散农田,用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实现“应种尽种”,为农业增产、村民增收奠定基础。“近期,我们抢抓晚稻种植时机,播种晚稻,预计今年11月底就能收获,助力村集体增收。”易维标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胜村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支持千彩生态庄园种植黄晶果、冰淇淋果、黄金山竹等特色水果。该庄园种植的黄晶果、冰淇淋果于今年8月成熟上市。“黄晶果、冰淇淋果都是需要冷冻保存的水果,接下来,我们将为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利用村内闲置的设施农用地,帮助千彩生态庄园建设冷链仓储设施。同时,我们计划将特色种植与观光农业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易维标说。
聚焦民生实事
人居环境展新颜
日前,记者走访中胜村时看到,该村的村道平坦且宽阔,走起来十分舒适,村内的硬底化停车场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的停车难题。到了夜晚,明亮的路灯照亮村中的主干道,为村民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过去,社咀坪村的村道大多是坑坑洼洼的泥路,汽车走在上面比较颠簸,到了下雨天还会有积水,出行十分不便。今年,中胜村委会对社咀坪村民小组的村道实施升级改造,提升了村容村貌,硬底化的道路走起来十分舒适。”中胜村村民李博联说。
据了解,近年来,中胜村依托“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今年,该村完成社咀坪村民小组的村道拓宽以及巷道、停车场硬底化改造工程,山鸡坪村民小组榕树头小公园建设工程,元岗村民小组球场、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为村民提供日常休闲的好去处,让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成色更足。
“雅龙线(中胜段)是群众来往鹤城、宅梧、龙口、桃源4个镇的重要通道,近年来,这条路的车流量日益增多,交通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特别是该处此前未能实现路灯全覆盖,不少村民都为此感到担忧。”中胜村委会主任李洁芳回忆道。
对此,中胜村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于今年完成雅龙线(中胜段)路灯亮化工程,共安装太阳能路灯330盏,有效照亮村民的“夜行路”。此外,该村还积极推进全村6个村民小组的路灯安装工程,实现路灯全覆盖,保障村民安全出行。“我们还同步推进道路安全升级与沿线绿化改造,对雅龙线(中胜段)的多个急弯处实施了道路拓宽工程,并设置交通安全警示设施,切实保障村民出行安全。”李洁芳说。
“如今,雅龙线(中胜段)实现路灯全覆盖,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灯光昏暗而发生交通事故。”李博联说。
据了解,接下来,中胜村将以更实举措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紧扣“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聚焦经济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力村集体增收,做好巷道硬底化、村道“白改黑”等建设,推动乡村绿化常态化长效化维护管理,全力建设绿色、美丽、充满活力的新中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