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江门首个“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政企合作项目,以“光伏+建筑”点亮绿色城乡;助力鹤山市中富兴业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鹤山中富”)成为江门首个获国内国际双认证的“零碳工厂”……近年来,鹤山供电局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以扎实的行动和创新服务,优化“电管家”服务,发挥电网服务绿色能源平台作用,为鹤山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的电网动能。
文/图 谌磊 许湘粤
主动靠前服务
助力地方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鹤山市紧跟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政策,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以硅能源产业为突破口,坚决扛起硅能源发展主战场的重任,举全市之力建设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打开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广东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布局城市。
今年5月7日,鹤山市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携华创硅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鹤山供电局送上了两面写着“极速并网展担当 供电服务赢赞誉”和“高效并网树标杆 优质服务暖民心”的锦旗,以表达对该局在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和光伏并网中主动靠前服务,解决用电难题,助力项目如期投产的感谢。
据了解,在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善的营商环境等多重优势加持下,全球光伏巨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择在鹤山布局其华南地区首个制造基地及区域中心级项目。该公司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旗舰产品集中布局在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高达百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产能规模位居前列、技术水平领先的光伏组件研发制造和产品出口基地。
为全力推动地方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鹤山供电局以主动服务破题,在项目建设初期,“电管家”主动上门了解客户需求。
当获悉隆基绿能鹤山项目计划总报装容量约5万千伏安,受企业生产线分期投产影响,经过测算首期实际用电容量低于规划容量。为了降低用户成本,鹤山供电局借助江门供电局数字员工“小智”机器人打造的数据车间,利用“全业务可视化平台+多场景软件机器人+核心场景定制应用”深入分析周边电网负荷及区域用电需求,为企业匹配最优电源接入点,并结合上网电价、客户装机容量等基础信息,为客户定制更科学的用电方案,建议第一期先报装1.3万千伏安,第二期再办理增容3.7万千伏安,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同时,为了满足企业5万千伏安永久用电需求,鹤山供电局还规划配套建设110千伏鹤南变电站为其提供电力支撑。
“结合‘小智数坊’提供的数据分析,我们为客户制订走访计划,编制个性化配套用电方案,同时深化‘四办’服务机制,主动上门为用户办理相关手续,减少客户办电时间及成本,为园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鹤山供电局址山供电所所长林彬海介绍。据了解,依托数智服务模式,鹤山供电局还为隆基绿能鹤山项目启动了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为确保该光伏项目如期并网,该局成立工作专班,开辟并网的绿色通道,并发挥“专家会诊+审管联动”协调机制,持续跟进方案审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项目并网比原先计划提前32天,目前该项目光伏并网容量已达15兆瓦,每年预计可为企业降低能耗约1650万千瓦时。
三方协同联动
助推“零碳工厂”建设
今年6月12日,鹤山中富正式通过南德意志集团“零碳工厂”欧盟认证,加上此前获得的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中和”认证,鹤山中富成为江门市首个获得国内国际双认证的“零碳工厂”,成为区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标杆。
所谓“零碳工厂”,是指通过一系列系统性措施,使工厂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据悉,鹤山中富是一家致力于PCB印制线路板研制、生产和销售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电源变频等领域。
近年来,面对传统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大、污染治理难、环保成本攀升等挑战,以及主要国际合作伙伴将低碳能力纳入合作准入门槛的外部压力,鹤山中富深刻认识到绿色转型的紧迫性。
为此,2024年,鹤山中富与鹤山供电局、江腾电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创新构建“政府+供电局+能源公司”三方协同联动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共同推进“零碳工厂”升级项目,包括建设14000吨的中央空调水蓄冷项目,新建黑灯智能立体仓储车间,升级在线铜粉回收设备,推进屋面光伏发电700千瓦的项目建设等。
“零碳工厂”的建成,不仅让鹤山中富年均节省用能成本超40万元,更实现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年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575吨,碳抵消高达37196吨,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鹤山中富成功认证“零碳工厂”,是鹤山企业践行“双碳”战略,加快绿色转型的缩影,其背后也与鹤山供电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
据悉,鹤山供电局为鹤山中富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帮扶方案,从设备升级改造的指导,到光伏用能、绿电接入等关键环节,再到引入专业的能源管家服务团队提供全方位用能咨询与优化支持,政企协同有效破解了转型痛点,显著降低了企业改造成本与风险,铺就了绿色转型的“高速路”。
鹤山中富总经理蒋卫民说:“在‘零碳工厂’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改造成本;特别是鹤山供电局的能源管家服务团队在用电咨询、能效优化等方面提供专业高效的支持,江腾电力集团则为我们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绿色转型技术路径。正是这种多方协同、精准赋能的模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成功落地。”
近年来,为大力推广清洁电能,助力环境治理,挖掘市场潜力,鹤山供电局持续加大电能替代推广力度,发挥电网服务绿色能源平台作用,组织“电管家”深入市场开展调研,定期走访重要客户,为电能替代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鹤山中富的成功实践,为江门制造业乃至大湾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鹤山经验。未来,我们也将乘势而上,以中富经验为蓝本,持续深化政企协同,优化服务机制,全力支持更多企业走好绿色、智能、高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鹤山供电局副总经理方国卫表示。
点亮绿色城乡
政企联手推动“光伏+建筑”落地
作为全省首批推进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去年以来,鹤山市积极探索将光伏技术与建筑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一镇一试点”的方式,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农房风貌管控等工作,逐步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与此同时,近年来,鹤山供电局一直致力服务鹤山市政府清洁能源消纳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光伏+建筑”试点工作,重点聚焦工业园区、农村等,主动接触客户,积极推进快速并网,做到“就地消纳、应并尽并”。
走进址山镇莲珠新村,传统的农村建筑经过“光伏+”改造后,充满了科技感、未来感。如今,光伏咖啡屋、光伏长廊、光伏车棚、光伏露营……各种“光伏+”应用场景,在莲珠新村实现落地。
据了解,莲珠新村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良好的群众基础,被选定为“光伏+建筑”项目的试点村,当地大力推进展馆、住宅、连廊、驿站、公共设施等建筑完成光伏组件的安装,预计年均发电量120万千瓦时,真正实现了村民受益、企业有利、乡村变美的多赢局面。
今年5月8日,鹤山供电局与址山镇政府正式签订《深化“电管家”智联服务共建新型电力系统合作协议》,这是江门市首个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政企合作项目,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光伏+建筑”试点项目快速落地实施,助力址山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在莲珠新村光伏项目建设之初,鹤山供电局坚持联席办、主动办与试点区域光伏建设同频共振,通过供电企业“电管家”与政府联席互动,协调试点区域电网规划建设、线行走廊规划、用电负荷需求侧响应等工作,提前收集重点项目用电负荷需求,超前做好变电站规划布点,安排专人对接,采用“清单式”管理,每月跟踪项目用电需求。“电管家”前置服务团队定点试点建设区域,提前对接政府获取用电规划信息,为址山镇莲珠新村、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等多个重点项目定制标准化、个性化供电服务。
“我们搭建的‘电管家’智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政企双方优势,建立联合工作组,针对‘光伏+建筑’项目,通过信息共享、协同服务、问题联处等服务机制,为客户提供从‘轻松接入能源’到‘高效使用能源’的全方位‘管家’式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需求全响应’。”方国卫说。
鹤山供电局还与址山镇深化合作,加强资源统筹和投入,推动电力、电网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加快电网建设,共同推动新型储能、综合能源、源荷聚合等发展,助力址山镇硅能源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光充储碳数”综合用能优化,降低制造业企业用能成本,打造符合市场化、国际化需求的绿色近零碳园区级、零碳企业级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