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9月17日,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纪念日前夕,74岁的陈凯伦又一次踏上了台山都斛镇东滘口的土地。海风拂过银发,她步履不停,穿梭于东滘口“胜利大营救”事迹展陈之间。
作为当年中共香港长洲地下支部书记陈亮明的女儿,她这已是第三次从深圳专程赶来。“我希望在香港也能办起这样的展览,让更多人知道父辈的故事。”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跨越年龄与地域,陈凯伦正在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陈凯伦的父母陈亮明与巢湘玲都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这一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陈亮明在大营救期间承担了西线海上撤离途中经停长洲的保卫与护送任务;巢湘玲则担任地下交通员,曾受党组织派遣,成功护送著名导演蔡楚生及其夫人陈曼云安全撤离香港。
陈凯伦告诉记者,陈亮明是香港长洲本地人,他凭借熟悉地形、人情的社会资源,提前周密策划,搜集英军遗留武器,并巧妙动员当地富商的护卫力量,于长洲岛秘密组建起一支武装队伍,为文化名人的转移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巢湘玲则以地下交通员的身份穿梭于危险之间,在大营救中负责蔡楚生夫妇的撤离工作。妈妈告诉她,蔡楚生作为导演,表演业务水平高。因此,蔡楚生化妆成为老人,巢湘玲则以亲属身份搀扶。二人凭借精湛的表演和周密侦查,成功通过日军岗哨。
陈凯伦自幼聆听父母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不少细节仍记忆犹新。例如,日军当时强行拆除船只的发动机,转移工作只得依靠队员手动操控帆船离开。又如,李少石、廖梦醒夫妇(曾任周恩来与宋庆龄秘书)为了安全转移,在长洲岛的一家香厂内隐藏达20余日。香厂负责人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妇女,依然义不容辞,全力配合、保护他们。
每每谈及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陈凯伦都感叹,这场大营救行动十分惊险,过程中充满了智慧与勇气。“这些文化精英和家人,共有800多人,在营救过程中却无一伤亡。他们的成功撤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效组织与香港民众的斗争智慧。”陈凯伦说。
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的陈凯伦依然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大营救历史的宣传与遗址保护工作,积极收集资料、举办新闻发布会、借助香港媒体向公众讲述这段历史。在了解到台山市都斛镇东滘口设有“胜利大营救”事迹展览后,她多次奔赴当地进行深入调研和交流。
她认为,香港长洲岛、台山东滘口都是大营救西线重要节点,两地可联动打造一条完整的红色旅游线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让年轻一代了解前辈是如何用鲜血与生命守护家国。和平年代,我们更应传承这份精神,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