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
上一版3  
心系故乡 情牵教育
点亮“睛”彩 守护成长
学校获派“五件套”
学科融合让美育不再是“独角戏”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9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系故乡 情牵教育
新会举办活动缅怀陈经纶先生
新会学子向陈经纶先生石像献花、鞠躬,表达心中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钟珍玲) 今年9月22日,是陈经纶先生百年诞辰的日子,当天,新会区举办专题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缅怀这位爱国爱乡的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传承陈经纶先生以善为怀的品德情怀。以此为契机,新会区还将开展以“百年经纶,薪火相传”为主题的系列传承活动,加强校际交流,通过开展思政课、书画展等多种形式,扩大经纶教育影响力,引导大家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感受、学习陈经纶先生以善为怀、以俭为荣、以勤为本、以诚为信的品德情怀,培根铸魂,为新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纪念活动伊始,大家齐聚新会陈经纶中学白玉石像广场前,向陈经纶先生石像献花、鞠躬,表达心中的敬意。陈经纶先生一生都用爱心践行公益,秉承家族“爱国爱乡、与人为善”的家风,心系故乡,情牵教育,照亮了一代代新会学子的成长之路。

    随后,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思政课在新会陈经纶中学体育馆开讲,同学们合唱的一曲《舟中晓望》拉开课程帷幕,在悠扬的歌声中,大家回望“经纶之路”,了解陈氏家族教育传承故事。陈经纶中学教育教团还特别结合体艺特色教育,精心编排了多个主题展示环节,师生们通过歌舞、朗诵等形式,生动展现陈经纶先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的善举,感恩先生为故乡筑起知识殿堂,让爱传下去。

    新会陈经纶中学党委书记廖晓英为大家带来主题为“经纶之路——爱国爱乡,善暖人间”的思政课,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她表示,教育是陈经纶先生爱国爱乡最坚实的注脚,也是“善满人间”最温暖的开端,从捐建家乡的幼儿园、小学到全国的中学、体校,从建校舍到养师资、传知识,他用教育的火种,点燃了无数人的希望。“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像陈经纶先生一样,把家乡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放在心里;爱乡不是遥远的思念,而是像先生一样,用实际行动为乡亲办实事、解难题。今天,我们行走在先生开辟的‘经纶之路’上,更要接过他的精神火炬,深刻领悟爱国爱乡精神的独特内涵和精神实质,将这条路开拓得更宽、更远。”倡议发出,现场掌声雷动。

    “校园里处处留存着陈经纶先生爱国爱乡、践行公益的印记。通过课堂和各类活动,我们深入了解陈氏家族的兴教故事,深受感动与启发。我将以先生为榜样,勤学奋进、心怀感恩,长大后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家乡、报效国家。”陈经纶高三学子刘晓培告诉记者。

    当日,与会嘉宾还参观了陈经纶中学劳动基地,共植纪念树。大家合力种下榉树,寓意“一举夺魁”,为新会教育高质量发展送上祝福。

    ★相关链接

    四代接力兴教之路

    从19世纪末的夜校扫盲到如今的现代化校园,陈经纶家族接力四代的兴学之路,不仅改写了家乡的教育版图,更将“爱国爱乡、重教兴邦”的精神基因深深植入侨乡血脉。

    走进新会陈经纶中学,墨水瓶造型的图书馆在晨光中勾勒出鲜明轮廓。代表礼义俭和善的五座品字形教学楼错落排布;展翅楼与求上楼遥相呼应,激励学子拼搏向上、展翅高飞;博士帽状的门卫室独具匠心,寓意学子学有所成……据新会陈经纶中学总务处副主任谭国强介绍,1987年,陈经纶先生捐资兴建该校,校园内每一栋建筑均由先生亲自审阅设计,整体宛如一座立体的教育理念博物馆,细节之处无不体现其育人匠心。

    这种将教育理念融入建筑细节的用心,在新会陈瑞祺中学同样可见。1983年,陈经纶先生捐赠1400多万港元兴建该校时,特地从香港聘请工程师参与设计,亲力亲为打磨每一处细节。

    陈氏家族的教育情怀,早在19世纪末便已埋下种子。陈经纶先生的祖父陈澄波早年赴香港谋生,从米店学徒打拼成商界人士,虽身在异乡却始终心系故土,在家乡兴办夜校开展扫盲教育,开启了家族百年兴学的序幕。承继此志,陈经纶先生的父亲陈瑞祺将教育公益推向高潮。他广办“澄波义学”20余所,学子免费就读,并留下“邦乡乃家之源,富贵不可忘”的家训,成为家族代代恪守的精神信条。1982年,57岁的陈经纶先生首次踏上回乡之旅,将重建的祖屋捐作陈冲幼儿园,抱着“学校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家乡兴”的信念,由此开启了大规模捐资助学之路。从陈澄波办夜校算起,陈氏家族支持教育事业的善举延续了百余年。

    受家族影响,陈氏第四代——陈经纶先生的儿子陈天赐,一直关心故乡新会教育及公益事业的发展。陈氏家族“不把学校当作捐赠项目,而是当作家园”的持续守护,使每所受助学校深感温暖。

    土生土长的罗坑人林小俄曾是陈瑞祺中学的一名学子,大学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回到母校任教。她表示,陈氏家族“我们虽是大树,家乡是树根,不护根则树倾”的爱国爱乡情怀,早已融入她的人生信念,自己作为小树苗也要有根系意识,回馈生养自己的土地,懂得饮水思源。新会陈经纶中学骨干教师刘丽莺也是“经纶教育”的接力者,她坦言陈经纶先生“为民建乡,造福当代;为国树人,功在明天”的家国情怀一直鼓舞她前进,让她明白爱国爱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实践,她要接续奋斗,为推动新会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力。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