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财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科技与专业跑出“加速度”
“食力”升级 激活烟火气
弘扬科学精神 追逐航天梦想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篁庄群华科技园吸引餐饮企业入驻
“食力”升级 激活烟火气

亮庆庭院酒家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消费,带旺园区人气。
午饭时间,园区白领们在人和餐饮新概念智慧餐厅挑选心仪餐食。

    园区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载体,更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今年2月,中共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全面发力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构建珠江口西岸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高地,着力提升“江门制造”竞争力。为探寻江门园区在服务配套上的新变化、新活力,本报推出“园区里的‘烟火气’——关注江门园区服务配套”系列报道,深入一线走访,解码园区服务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江门方案”。

    从晨光初绽到暮色渐浓,江门篁庄群华科技园的热闹从未断档:写字楼里,键盘敲击声与项目讨论声交织出忙碌的节奏;生活区内,茶楼、智慧餐厅、网红餐吧等多元业态,则为园区注入浓郁的烟火气与时尚感,年轻人在这里寻味相聚、拍照打卡。作为南方教育装备城的前沿阵地,江门篁庄群华科技园凭借一场“食力”升级,以多元餐饮为突破口,又一次激活了园区,更探索出园区与商业配套共生共荣的新路径。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倩婷

    多元餐饮矩阵 激活全时段消费

    中午12点,位于江门篁庄群华科技园内的人和餐饮新概念智慧餐厅(园区员工餐厅)逐渐排起队伍。白领们熟练地将餐盘放在识别区,通过人脸识别将餐盘与自己的账户绑定,随后夹取的每样菜品,经过红外线称重台时都会实时显示重量与价格。

    “吃多少拿多少,划算又不浪费。”在园区科技公司上班的赵先生表示,智慧餐厅进驻之前,大家的午餐大多依赖外卖,不仅价格高,而且重油重盐不健康。如今,智慧餐厅的模式十分便捷,能选自己爱吃的,吃着也干净卫生。

    “我们每天中午会准备二三十款菜式,口味和种类都尽量兼顾员工的不同需求。”广东人和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仇保传介绍,智慧餐厅的“按重计费”模式十分灵活,完全能做到丰俭由人,“人均一餐15元至20元不等,一些员工饭量小,一餐才花七八元。”

    除了智慧餐厅外,园区还引进了亮庆庭院酒家、凯琳家餐厅(私房菜)等不同风格的餐饮品牌,覆盖广式早茶、私房菜等多元场景,并配套24小时便利店,形成多层次、全时段的餐饮服务矩阵。常带着家人来园区喝早茶的市民刘小姐笑着说:“虽然这里离居民生活区有点距离,但人气也很旺,中午来吃饭基本满座,周末想喝个早茶,还得提前来排队等位。”

    双向赋能

    塑造共赢生态

    餐饮品牌为何青睐科技园区?稳定的高素质客群、便捷的交通与持续的发展潜力是关键。

    “我们当初决定入驻,主要看中了这里交通便利,紧邻江门大道,而且周边企业、工厂集聚,方便我们开展外送业务,弥补了园内堂食客流不足的问题。此外,园区定位高端写字楼集群,未来企业和员工数量会持续增长,餐饮需求潜力巨大。”仇保传说。

    据介绍,江门篁庄群华科技园总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亿元,目前已进驻企业110家,涵盖进出口贸易、科技研发、建筑检测、现代教育等行业。此外,园区周边还有科创公园、江门市火炬高新技术创业园等,形成了科创产业集聚区。

    与此同时,记者留意到,江门篁庄群华科技园周边有一批成熟小区,聚集了大量常住人口,而江门大道带来的便捷交通,能有效辐射市区及周边镇街的消费群体,这也为餐厅突破园区边界、扩大客源提供了可能。

    餐饮品牌愿意来,背后更离不开园区的主动“搭台”。江门篁庄群华科技园项目运营负责人关云鹏介绍,对餐饮企业而言,园区提供了稳定的高素质客户和初期租金扶持,而园区及周边不断增长的客流,为餐厅带来了持续的营收;对园区而言,餐饮企业不仅填补了配套空白,更以“烟火气”吸引了人气,提升了园区的招商竞争力。

    园区帮餐饮开拓市场,餐饮为园区聚人气,形成了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完善的配套是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前提,在招商过程中,我们有意引入多元餐饮与生活服务业态,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活力的综合型社区。”关云鹏表示,餐饮企业的入驻,让意向企业看到了园区的配套实力,近段时间已有多家科技、贸易类企业及行业协会签约入驻园区。

    记者手记

    从“生产空间”向“生活社区”转型

    江门篁庄群华科技园的蜕变,并非简单的商业补位,而是找准了园区从“生产空间”向“生活社区”转型的核心切口。园区的竞争力,终究要落到对“人”的关怀上。当餐饮不再是“附加项”,而是串联产业、消费、生活的“纽带”,园区便从冰冷的产业载体,变成兼具产业活力与生活温度的“产城共同体”。这种以小切口撬动大生态的思路,为破解园区招商难困境提供了极具参考性的实践样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