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风“桦加沙”来袭,恰逢蚊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期,台风威胁与防疫压力交织叠加。面对双重考验,蓬江区按照省、市防台风防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从精准研判到高效落实,全方位织密安全防护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刘淑君 罗霈 通讯员 袁美清
前置排查筑防线 防风防疫同推进
9月22日,在收听收看了全省、全市防风防疫有关工作会议后,蓬江区迅速召开全区防超强台风工作会议暨区虫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统筹好防风防疫“双线作战”,对全区台风防御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各镇(街)、各部门迅速行动,打牢防御基础。
为筑牢防风安全“生命线”,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聚焦防汛防风安全,开展临灾“八个再查一遍”,确保水利工程设施运行正常,自9月20日起,累计派出8个督导组(62人次)赴各镇(街),对全区16宗水库、2宗山塘、23段堤防、85宗水闸、74宗电排站、2宗在建水利项目、3个农村易涝点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同时,组织村居网格员加强对西江沿线堤防的巡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全区水利建筑工地严格执行停工避险要求,落实工棚加固、机械转移等安全措施。同步加强河道沿岸、水库野钓、野泳等危险行为劝导。落实渔船避风专项措施,完成8艘在册渔船百分百撤离至指定安全水域,确保人员安全。
为做好台风防御准备,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城管110”应急指挥体系为核心枢纽,依托科学化研判与信息化手段精准整合抢险力量、实时跟踪险情动态的同时,特别将“台风后蚊虫孳生风险点”纳入监测范畴,提前梳理公园绿地、市政管网、闲置区域等易积水点位,防风防疫两手抓,让各类突发紧急事项与潜在健康隐患得到科学、高效处置。
此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针对城管领域风险点成立5个专项检查组,聚焦易积水路段、市政排涝泵站运行状况、户外广告安全稳固性、高大乔木抗风能力、燃气场站防护措施及在建工地应急准备等重点环节,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同步对公园绿地花盆托盘、市政管网边角、闲置区域容器等易积水点位进行梳理,提前清理积存雨水与杂物,从源头减少台风后蚊虫孳生风险,实现“防风隐患排查”与“防蚊前置防控”一体推进。
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各村(社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迅速深入大街小巷,以网格为单位,对老旧房屋、高空摆放物品、户外公共场所、广告牌、低洼易涝区、排水设施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清疏堵塞的沙井盖与明渠,布置防汛沙袋,全力清除风险隐患。同时,加强防蚊入户宣传,为市民派发灭蚊片,确保室内防蚊工作落到实处。
暖心服务护民生
细节之处见温度
“我们提前实行24小时值班,到白沙街道应急庇护中心准备生活和防蚊方面的物资,希望群众能在这里安心度过台风天。”白沙街道应急管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建筑工人安全,区住建部门在台风来临前牵头组织并指导各属地镇街开展建筑工人转移安置工作,覆盖全区6000余名建筑工人,其中1600余名工人被就近妥善安置在周边酒店、应急庇护中心等场所。
在蓬江区各个庇护点内,保障设施完备,防蚊物资、基本医疗用品等一应俱全,切实保障转移安置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
六年级学生邝芷妍,这次被政府安置在自己的校园——位于棠下镇的天河小学临时庇护点,一同前来的还有她的奶奶,以及30余名乡亲。“来到这里也要做好防蚊。”领取防蚊物资后,邝芷妍先给自己和奶奶喷上驱蚊水,随后点好蚊香放置在休息区。“2023年有一次强降水导致村子被淹,当时心里既难受又慌张。这次政府提前通知、组织安置,心里踏实很多。”邝芷妍的奶奶说。
在民生保障方面,全区56家主要商贸流通企业作为保供企业,撑起群众“菜篮子”。根据监测数据,全区流通环节共储备11030吨肉(满足销售7天以上,下同)、30吨蛋(7天以上)、847吨蔬菜(7天以上)、75万瓶奶(15天以上)、364吨粮食(30天以上)、111吨食用油(30天以上)、794万瓶饮用水(30天以上)、55万包方便面(3天以上),生活物资总体供应充足。
为方便市民在台风汛期内停车避险,减少车辆受损,9月23日,蓬江区免费开放马拉松公园停车场、海事码头停车场、蓬江区篁边驿站停车场、篁庄公园建设路停车场、篁庄公园江侨路停车场共5个户外停车场,提供近800个停车位。
快速响应显担当
高效处置保安全
“‘城管110’指挥中心呼叫园林绿化应急三队。院士路发现一棵大树被狂风刮倒,影响车辆行人通行,需立即前往处置。”“收到,绿化中心应急队预计15分钟抵达现场。”受台风影响,城区多处树木折枝、倒伏,接到险情报告后,蓬江城管工作人员按照“优先排险清障”原则,迅速携带工具到现场开展树木排险排障工作,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截至9月24日20时,城管系统共出动303名抢险人员、车辆70台,处理绿化树木倒伏、断枝253宗,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台风“桦加沙”登陆后带来较强降雨,9月24日17时30分许,在杜阮镇龙眠村胡子山盈逸印刷厂后方山边区域,地质灾害巡查员发现黄泥水异常流出,区自然资源局此前已关注到该地质风险隐患点,并提前疏散周围群众、扩大警戒范围。20时许,该区域发生局部山体崩塌,土方压占部分厂区内部道路。由于隐患预警及时、处置果断,此次崩塌未造成人员伤亡。
为提升险情处置效率,蓬江区采用“专家前置”机制,协调江门地质调查中心的5名技术专家,分别前置至棠下镇、杜阮镇、荷塘镇、潮连街道及区三防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此次盈逸印刷厂后方山边的险情处置,凸显了“专家前置”机制的关键作用。
风雨过后,广大党员干部仍坚守一线,连夜开展清障复通工作。接下来,蓬江区将持续紧绷安全防范之弦,总结“双防”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以更扎实的举措守护城市安全与群众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