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天下纵横
上一版3  
“承认潮”对巴以“两国方案”意味着什么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5 年 9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承认潮”对巴以“两国方案”意味着什么

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多个城市举行集会和游行活动,庆祝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时继续声援加沙地带民众。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狂轰滥炸,加沙地带民众深陷人道灾难。图为巴勒斯坦民众携带物品从加沙地带北部向南部撤离。
在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图为马克龙在会上讲话。

    9月22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首日,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联合国会员国对“两国方案”压倒性的支持以及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表示欢迎。

    何为“两国方案”?当前落实“两国方案”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承认潮”对“两国方案”前景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文/图 新华社

    1.

    何为“两国方案”

    所谓“两国方案”,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别建国,两国和平共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建国,并得到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承认。今年以来,多个西方国家在国内民意和国际舆论压力驱动下调整立场,陆续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在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安道尔、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摩纳哥也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9月21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分别发表声明,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等机构纷纷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些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做法是“历史性的”,有助于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和平解决巴以冲突。

    然而,巴勒斯坦国至今未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11年9月,巴勒斯坦向联合国方面递交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正式申请,但未获安理会通过。2024年4月初,应巴勒斯坦的请求,安理会15个理事国再次审议了巴勒斯坦入联申请,并于4月18日就相关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由于美国动用否决权投下反对票,草案未获通过。

    分析人士认为,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的召开和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说明国际社会对于巴勒斯坦问题正形成更统一立场,或将加剧以色列与美国的国际孤立。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公共政策教授苏丹·巴拉卡特认为,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代表了对巴勒斯坦事业的“切实支持”。他说,以色列及美国正日益孤立,国际社会应当继续施压。

    埃及中东战略研究与国家安全论坛执行主任阿卜杜勒-穆赫迪·穆塔韦表示,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共识将对以色列和美国“扼杀巴勒斯坦建国”的图谋形成挑战。

    2.

    承认迫于内外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愤怒。法国、比利时等西方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承认巴勒斯坦国,主要有以下考量。

    首先,这些国家的政府需要应对日益高涨的国内民意压力。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认为,很多西方国家民众非常同情饱受战火摧残的巴勒斯坦人,希望本国政府为此采取措施,这些国家正是迫于民意压力而承认巴勒斯坦国。美国地缘政治情报服务网站文章指出,在英、加、澳等国,中左翼政府面临内部进步派力量和亲巴勒斯坦穆斯林团体的游说压力,法国人口中有10%为穆斯林群体,这次承认旨在对国内舆情民意“有所交代”。

    其次,这些国家需要修复因此前偏袒以色列而受损的国际形象。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这些西方国家作为美国盟友曾一度追随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所谓“自卫权”,淡化其在加沙的暴行。它们的立场逐渐与国际社会主流意见相悖,承认巴勒斯坦国也是有意与美以立场进行“切割”。

    3.

    落实“两国方案”面临哪些障碍

    国际舆论指出,当前落实“两国方案”的最大障碍在于以色列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意图“扼杀巴勒斯坦国”。

    本届以色列政府由多个右翼和极右翼政党组成,被媒体称为以色列“最右政府”。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狂轰滥炸。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6.6万余人受伤。按以色列政府的说法,以军现已控制加沙地带70%至75%的土地。

    此外,以色列政府8月20日批准一项备受国际社会批评的住房建造计划,在耶路撒冷以东和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之间的“E1区”建造3401套定居点住房。此举意图进一步蚕食巴勒斯坦领土。

    尽管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以色列并压倒性支持“两国方案”,美国仍偏袒以色列。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持续向以色列输送武器,纵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种种行动,并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一票否决权庇护以色列,令以方有恃无恐。国际舆论认为,美国顽固支持以色列,已经站在国际社会对立面。

    除以色列的主要靠山美国外,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德国总理默茨表示,现在还不是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时候,德国暂时不会加入“承认潮”。舆论普遍认为,德国对以色列的支持立场除了有与美西方阵营保持一致的因素外,更多是出于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历史负疚感。不过,德国政府的态度最近也在转变,外长瓦德富尔近来多次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城的军事行动“完全错误”,并要求其与巴勒斯坦人启动“两国方案”进程。

    意大利政府表示现阶段不会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时称不愿执行欧盟拟议的部分中止对以贸易等制裁措施。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说,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领导的政府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近,因此对承认巴勒斯坦国态度谨慎。不过,梅洛尼也多次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表达担忧。近期,意大利国内数十座城市爆发了声援巴勒斯坦的罢工和示威游行。

    日韩未承认巴勒斯坦国被认为主要是在看美国“脸色”。多家日本媒体报道说,为维护日美关系,日本不会在此问题上效仿英国等国。卡塔尔智库全球问题中东委员会文章指出,日韩在中东政策上一向追随美国。

    4.

    “承认潮”意义积极但作用有限

    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支持,具有积极意义。达贾尼说,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传递出国际社会不接受无休止的占领与侵略的信号。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阿拉伯美国大学学者阿姆贾德·阿布·伊兹认为,国际社会的承认强化了巴勒斯坦一方的叙事,巩固了其在国际法下的合法权利。

    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轮西方国家“承认潮”更多具有象征意义,但短期内对于结束加沙冲突、真正落实“两国方案”的作用有限。

    以色列区域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尼姆罗德·戈伦说,以色列虽然受到国际压力,但右翼和极右翼势力主导的执政联盟普遍反对“两国方案”,美国的默许和纵容导致以色列方面不会改变实际政策。

    事实上,自西方多国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以来,以色列不仅没有“收手”,反而加紧阻止巴勒斯坦建国,包括加强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甚至放言“不会有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将很快庆祝“吞并约旦河西岸”。

    美国被认为是唯一有能力阻止以色列暴行的国家,但美国政府出于战略利益和国内政治因素不仅拒绝承认巴勒斯坦国,还持续向以色列提供外交掩护和军事支持。9月18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否决涉加沙停火决议草案。据报道,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寻求国会批准向以色列出售价值约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达贾尼指出,要推动“两国方案”实现突破,美国必须改变态度。如果缺乏强有力的国际保障,单凭国际社会承认无法终结占领或实现巴勒斯坦建国。“承认是必要步骤,但绝非终点。”

    ★新华时评

    “两国方案”不可替代、不容否定

    “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对巴人民自决权的支持,不是恩赐而是正当权利。”9月2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巴勒斯坦问题高级别会议上,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的发言发人深省。

    当前,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近两年,加沙地带200万民众深陷人道灾难。这使得巴勒斯坦问题成为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不容回避的焦点。“人间炼狱”的灾难景象拷问着人类良知,也激起了全球公愤,伸张正义的呼声前所未有地高涨。

    国际舆论压力之下,在9月22日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期间及此前一天,西方多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目前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已超150个,这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必须且迫切需要得到落实的共识日益强烈。

    这一“承认潮”,首先是对巴勒斯坦人民遭受历史不公的明确回应。“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可行出路,不可替代、不容否定。巴以冲突延宕70多年,以色列早已实现独立建国,但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和建国权却长期被漠视。本轮巴以冲突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再次提醒世人,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绝不能世代延续。支持和推进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进程、为落实“两国方案”提供有力保障,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这一“承认潮”,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立场的转变,也是对以色列政府一意孤行破坏和平努力的反制。以政府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和国际社会呼声,不断升级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给人道援助人为设置障碍,企图通过建设定居点计划损害巴勒斯坦建国基础,以色列官员甚至公然放言“不会有巴勒斯坦国”,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和谴责。国际社会正在形成合力,对以色列政府施加应有的压力。

    这一“承认潮”更是国际社会对美国长期纵容、偏袒以色列的不满情绪表达,是对其屡次在安理会滥用否决权,阻挠停火决议达成和巴勒斯坦建国进程的反击。本轮冲突爆发至今,美国不仅持续为以色列提供政治和军事支持,还多次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安理会否决涉加沙停火决议草案,公然站在国际社会、国际道义和人类良知的对立面。公平正义面前,愈发凸显美国的孤立。

    中东不靖,世界难安。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只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以公道,全面落实“两国方案”,才能彻底走出巴以冲突的恶性循环,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国际社会必须拿出更多勇气和行动,为落实“两国方案”注入更强大的政治动力。拯救加沙民众的生命、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不仅是在挽救一个民族,更是在捍卫人类共同珍视的和平、正义与未来。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