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对江门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周。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关键时刻,又遭遇超强台风“桦加沙”的严峻考验。面对双重挑战,一场覆盖全域的爱国卫生运动与防风抗灾行动同步展开,筑起守护侨乡的安全防线。
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始终活跃着一群身着迷彩的身影。自江门军分区发出《致全市民兵同志参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倡议书》后,全体民兵闻令而动,一支支迷彩队伍火速集结,每天清晨6点出发,背负约15公斤装备,深入巷道拐角、绿化带、小区楼顶、下水道口等易孳生蚊虫的卫生死角,细致排查积水、淤泥和杂物堆放情况,并进行全面清理,筑牢防蚊屏障,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成为守护群众健康安全的坚实力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通讯员 郑发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 红色民兵队伍显担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我是中国民兵……随时响应国家号令,参军参战,支援前线,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任务一经下达,各地民兵队伍闻令即动。在台山市,一场简短而庄重的疫情防控动员会上,民兵临时党支部宣告成立。全体民兵面向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与民兵誓词。誓言铿锵,信念如磐。简单的仪式后,队伍即刻整装出发,毅然奔赴抗疫一线。
江门民兵不论是过去的新冠疫情,还是每年的防洪防汛、抗风抢险,都冲锋在前。江门军分区坚持党建引领,有效激发民兵内驱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过硬军人作风融入民兵工作全程。本次疫情防控,全市共出动900名民兵开展集中消杀工作,其中党员383人、退役军人379人,分别占比42.5%和42.1%。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日常,民兵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接到任务后他们迅速切换身份,集结响应。“我们接到命令后不到4小时,60多名民兵兄弟集结完毕。”市直民兵营营长黄泉泉是一名法院司法警察,当时在外地出差的他加快脚步完成本职工作后,便马不停蹄赶往集结地点。
开平市周文雍陈铁军民兵连、新会夏北浩民兵排等侨乡红色连队把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践行到底。夏北浩民兵排排长林源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60余名民兵每天清晨6点雷打不动地奔赴双水镇39个村(社区)战场。台风影响江门前夕,队伍及时转换任务,在台风来临前抢叠沙包、转移群众,台风后第一时间清理倒伏树木。台风余威消退,他们又立即投入清理台风造成的积水、垃圾并进行环境消杀。这支以“战斗英雄、空军模范”夏北浩命名的红色队伍,已成为双水镇群众心中“看得见、信得过”的守护力量。
“是责任,更是光荣” 各地互相支援不分你我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不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风雨更为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这是一场不分你我、跨城支援的行动,各地民兵打通地域壁垒,灵活调配,互相支援。
9月21日,连续奋战在防风环境消杀一线7个昼夜的恩平市大槐镇良洞村委会委员张家雄,在执行鹤山市龙口小学消杀任务时不慎滑倒,导致左肩关节脱臼并骨折。“别管我,先扶正药桶,别让药液漏出来。”尽管剧痛难忍,他仍坚持关闭喷雾器、完成作业后才接受治疗。作为排内骨干,张家雄主动请缨承担最偏远、最复杂的消杀区域,始终做到“第一个出发、最后一个收队”,成功将成蚊指数从40降至2.76。
“这种时候顶上去是责任,更是光荣。”台山市赤溪镇应急民兵排排长、镇综治中心主任郑华龙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该队伍刚从蓬江返回台山投入本地防疫,当晚又接到了防台风“桦加沙”的紧急指令。他们立刻转战台山都斛镇,协助布置应急庇护所、转移安置群众。台风过境后次日清晨8点,郑华龙已带领队员操起油锯、砍刀,清理街头的倒伏树木和破损广告牌,用6个小时为学校复课和民生保障赢得了宝贵时间。简单午饭后,当天下午,队伍仅休整半小时,又紧急出发支援开平。
江门民兵队伍“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作风,早已融入侨乡的街巷与村庄,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基座。
“有大家,小家才会好” 带动村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
“今天早餐有我喜欢的饺子。”“又完成了一次任务,天气出太阳了,真好。”9月26日上午,蓬江区潮连街道豸冈社区,刚刚完成消杀任务的市直民兵营队员聚在一起,忙中作乐地拉起家常。这样的轻松时刻,很难让人想象他们已连续奋战十几天。许多民兵执行任务来到家门口,却无暇回家看一眼,常常是匆匆吃口饭便重返岗位。高强度、快节奏的任务转换背后,是过硬的作风和坚定的信念在支撑。“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尽心尽责,完成任务”。
专业力量是疫情防控的坚实支撑。江门军分区在民兵编兵工作中注重吸纳新域新质力量,基层干部、司法干警、通信、医疗、交通等行业技术骨干以及应急救援队员纷纷加入,成为此次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市直民兵营中,8名来自江门市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主动担任“技术指导员”。“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一群人在一起才能办大事。”队员董永健在现场耐心示范,“手持喷头保持向上45度角,每次覆盖3至5米范围,效果最好。”
为提升防控科学性,新会区双水镇还特邀蚊媒防控专家为民兵开展专业培训,助力防控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消杀见成效,群众才会跟着干!”夏北浩民兵排的坚持逐步显现效果:本地病例数量下降,村民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主动清理家门口的积水杂物。群众的理解与参与,成为疫情防控中最温暖的力量。“听到居民说晚上蚊子少了,看到大家竖起大拇指,我们觉得一切都值了。”夏北浩民兵排排长林源杰感慨道。
9月25日,台风过境后,江门全市启动为期一周的爱国卫生集中专项行动,民兵队伍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新一轮攻坚。“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平时受到社会和群众的尊重优待,组织需要时,我必须义无反顾。”蓬江区应急民兵连排长、杜阮镇龙眠村党支部委员黄健荣整理行装,再次奔赴一线。
“我们把防疫工作做好,就是为了我们的家人朋友,有大家,小家才会好。”黄泉泉的这句话,道出了全体民兵共同的心声。
相关新闻
退役军人何俊健清障受伤
“道路通了,这点伤不算什么”
9月24日晚,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境后的恩平市横陂镇,四处可见倒伏的树木、断裂的枝干,不少道路被阻断,交通几近瘫痪。
在这样的紧急关头,专职消防队员、退役军人何俊健随队伍火速奔赴横南村委会黎清岗村,执行抢险清障任务。他与队友们争分夺秒,在路灯与手电交错的照明下,紧张而有序地清理倒伏树木、搬移障碍物,全力打通一条条“生命通道”。
就在清理一处倒伏树木时,险情突然发生——高处一根断裂的树枝毫无预兆地坠落,何俊健躲避不及,被重重砸中右手。剧痛袭来,他低头一看,右手食指指腹已是皮肤软组织缺损,鲜血渗出。同行队员立刻上前,简单包扎后紧急安排车辆,将他转运至江门市区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那时候就一个念头,得快点儿把树枝清掉,让道路早点恢复通行。”事后,何俊健这样回忆道,“被砸中的瞬间确实疼,但一看路上还有那么多障碍没清完,心里比手上更着急。”经过医生的紧急处理,目前,他的伤势已趋于稳定。
“只要村里的道路通了,大家能安全出行,我这点伤真的不算什么。”何俊健语气平静,眼神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坚守一线的消防员,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责任与担当。 (凌雪敏 黎达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