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9月29日,“‘邑’心抗疫 文明同行”江门市精神文明助力基孔肯雅热防控宣讲培训班在市图书馆伟伦报告厅举行,标志着江门市“百人防疫宣讲团”正式成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出席活动并作动员讲话。
当前,江门基孔肯雅热防控正处于攻坚关键期。为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控意识和能力,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牵头组建专业宣讲队伍,经过系统培训后,将深入基层传播防控知识,营造全民参与、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助力构建群防群控严密防线。
陈冀强调,做好宣讲工作要胸怀大局,深刻认识宣讲工作对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宣传文化系统要率先深入基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协同筑牢防疫宣传阵地,各县(市、区)要培养本土化宣讲员,确保宣讲“村村到、无死角”,织就“全域覆盖”天罗地网;要创新方法,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
培训班上,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石岩作专题示范宣讲,深入系统阐述基孔肯雅热的危害性、感染应对措施、防范阻断方法等6个方面内容。新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副主任陈晚翠则现场演绎了普通话版和粤语版防蚊灭蚊歌谣,为创新宣讲形式提供生动范例。
□相关新闻
实施“345”专项行动
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防控宣传体系
“‘邑’心抗疫 文明同行”江门市精神文明助力基孔肯雅热防控宣讲培训班对即将全面实施的《“邑”心抗疫 文明同行——江门市精神文明助力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进行深入解读。根据该方案,我市将以系统性、整体性思维推进防蚊灭蚊宣传,聚焦宣传引导、文明践行与科普教育三大方向,全面实施“345”专项行动,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防控宣传体系。
在宣传引导方面,我市将筑牢新闻、社会与网络“三大阵地”,营造全方位、多维度、浸入式的宣传氛围。市级媒体将开设专题专栏,持续推出科普内容,并创新开发短视频、漫画、H5等轻量化产品,实现防控知识的可视化传播。社会宣传将充分运用横幅、海报、电子屏等传统载体,并借助农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以方言播报,推动防控信息“声入人心”。网络宣传则将组建由核心网络宣传员组成的“突击队”,激活全市骨干网络宣传员作为“战斗队”,动员全市“进村入户”网络信息员作为“预备队”,根据指令分层分类开展宣传、内容加热和舆论引导。
依托覆盖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我市将深入开展“四大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具体包括:开展“文明Yeah(夜)集”科普活动,以夜市、夜校等贴近群众的形式传递防控知识;开展“小手拉大手 健康共守护”活动,凝聚家校社合力,推动家庭防蚊措施落地;开展流动宣传志愿服务行动,发动志愿者走街串巷、入户宣传,引导群众主动清理蚊虫孳生环境;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聚焦公共区域积水和卫生死角开展专项整治。
为精准提升市民防护能力,我市将全面落实宣讲“五个一”举措:编制一个标准化宣讲课件,统一防控宣传口径;组建一支市级基孔肯雅热防控科普示范宣讲队,赴各县(市、区)、各行业开展示范宣讲和培训;设计一批针对不同场所与人群的宣传折页、海报与提示卡,提升科普材料的针对性与可读性;培训一批扎根基层的宣讲员,使其成为群众身边的“科普辅导员”;开展一系列直插基层的宣讲活动,通过“微宣讲”“板凳会”等灵活形式,以乡音土语传递防控知识,切实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
(黎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