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习近平同新加坡总统尚达曼
就中新建交35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致电祝贺卢森堡大公纪尧姆即位
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充实工作力量 压实“四方”责任
更加有力有效推进工作
一批单位和个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力被处罚
守护大家,从“小家”做起
我市在珠江口以西(含珠海)
海域作业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
台山工业新城向蚊虫精准“开火”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大家,从“小家”做起
江门学子假期积极投身防蚊灭蚊战

    □江门日报记者 张翠玲

    “爸爸,快看!花盆托盘里有积水”“妈妈,出门要穿浅色长衣裤,还要记得喷驱蚊水”……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市许多家庭的日常对话里,多了这样一份充满责任感的“提醒”。这是因为,全市学生从学校带回了一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化身“防蚊小卫士”。在各校的积极倡导下,孩子们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防蚊灭蚊的知识与行动从课堂延伸到千家万户,形成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生动局面。

    从课堂到家庭

    知识在“小手拉大手”中传播

    当前,江门正值蚊媒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攻坚期,传播基孔肯雅热的元凶——白纹伊蚊因高温多雨天气加速孳生。面对这一挑战,市教育局迅速部署,将防控阵线前移至学校和家庭,以“小手拉大手”为核心策略,让孩子们成为健康的“代言人”和行动的“催化剂”。

    “点蚊香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能靠近易燃物!如果使用电蚊香液要插在垂直的插座上才安全!上个月,我们家还买了灭蚊灯,每天定时开启。”面对记者关于蚊香正确用法的提问,蓬江区范罗冈滨江小学学生陆岂樾对答如流。这份自信,源于各学校扎实的知识普及。

    课堂上,学生们化身“防蚊小博士”,深入学习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危害。放假回家后,他们把《家庭防蚊检查表》、防蚊“作战图”和“七天七招”“1130行动”等趣味任务带回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家庭行动指南。如蓬江区紫茶群福学校通过数智评价平台“成长积分”的方式,鼓励学生每日完成清积水、除杂草等防蚊灭蚊劳动作业,并与家长共同参与志愿服务,赢取“劳动小达人”等荣誉勋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录制防蚊宣传视频,观看防蚊动画、共读防蚊绘本等,将防控知识转化为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学生们用多种形式将防蚊灭蚊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不仅自己牢记于心,更带动了家人一同参与。“孩子回家后变得特别爱‘唠叨’,总是提醒我们要注意防蚊,还会主动检查家里的各个角落,看是否有积水容易孳生蚊虫。”蓬江区范罗冈滨江小学学生家长翁美兰说。

    从家庭到社区

    力量在“家校社联动”中凝聚

    疫情防控,需要的是最强合力。江门市教育系统着力构建“家校社联动”的立体防线。节前,蓬江区就行动起来,陈白沙中学、荷塘中学、里仁小学及荷塘镇篁湾中心小学等校陆续召开“家校社同防·防蚊灭蚊行动”主题家长会,各校党组织书记面向家长宣讲防控知识,引导家长主动守护家人健康。

    除了家校联动,各校还将防疫力量延伸至社区。新会区各校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如新会华侨中学、新会四中的学生积极参加社区防疫宣传,李文达中学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会城河南中学学生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等,从清理一次公共区域积水、打扫一处垃圾做起,将“小卫士”的能量辐射到更广阔的区域。蓬江区紫茶天福小学的亲子义工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给居民发放蚊香、灭蚊片等灭蚊物资,科普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特征与症状。恩平市恩城中心小学、君堂镇中心小学、年乐学校的学生们化身“防疫小讲师”,主动讲解“废旧轮胎、闲置花盆是蚊虫孳生地”等知识点。

    从课堂到家庭,从家庭到社区,一双双小手拉起大手,一个个“防蚊小卫士”成为健康的守护者。这场以“小手拉大手”为主题的防控行动,不仅有效清除了蚊媒孳生地,筑牢了“家校社联动”的防疫屏障,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公共卫生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的种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