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山地)竞体项目将于11月19日在恩平泉林黄金小镇举办。2025恩平温泉半程马拉松也启动火热报名,定于12月14日鸣枪开跑。事实上,今年以来,恩平已成功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活动22场,其中国际级、国家级、省级高规格赛事达11场,平均每十天便有一场赛事精彩上演。
接连不断的体育赛事,如同一把把添入灶膛的薪柴,将恩平的体育经济之火越烧越旺。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胡伟杰 吴健争
看现状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发展要素日益齐备
近年来,恩平市将“打造侨乡活动之城”作为该市“五城共建”重要内容之一,以赛事为媒介,大力发展体育经济,产业基础日益坚实。在多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可谓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政策加持 乘势而上
天时,即大势所趋。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门类齐全、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在促消费方面独具优势,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众多实践证明了体育赛事对经济的强劲拉动作用,从全球瞩目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到今年火爆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皆是例证。“苏超”作为现象级赛事,截至8月31日,现场观赛总人数达149.4万人次,场均约2.49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13.3亿人次。其经济带动效应更为显著,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日前发布的《“苏超”消费跟踪调研报告》显示,95.9%的观众产生了门票外的消费,65.9%的观众表示本次行程支出超出预期。外地观众家庭整个行程花费普遍在1000—2000元区间。据大数据测算,“苏超”开赛以来,带动外地游客量同比增长11.32%。
政策层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发展体育经济作出了明确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体育消费潜力。9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提振体育消费,并设定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目标。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也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经济,培育体育产业,建设体育经济强市。要高水平承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排球、花样游泳等比赛项目,展现国际标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品牌赛事。拓展“体育+旅游”产业链,鼓励各县(市、区)打造体育公园、体育旅游基地、户外营地、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体育制造企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经济新高地。
发展体育经济,正当其时。
地利 设施完善 禀赋优越
地利,乃根基所在。近年来,恩平市通过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不断擦亮城市名片,为当地发展体育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恩平市已成功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城市挑战赛、卡丁车锦标赛、恩平首届温泉半程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70多项,累计参赛运动员超3万人,积累了丰富的大赛承办经验。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恩平市政府与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广东省自行车运动协会、广东省轮滑运动协会、广东省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协会、广东省运动防护协会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恩平在市场化办赛方面属于省内县级市第一梯队,赛事报批、报备高效,市民观赛热情高,办赛已非常成熟。”组织举办广东男篮和广东女篮赛事的珠海圣地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德莹对恩平的办赛水平给予了高度认可。
恩平市的体育场馆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中。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自行车(山地)竞体项目为契机,恩平市建设了全长4.3公里的专业山地自行车赛道。今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的恩平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公园,拥有江门地区首个国家级轮滑标准速度轮滑场。加上恩平之前已建有的竞速赛车场、越野赛车场等多个专业体育设施,恩平承办各类省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不断增强,体育经济发展赛道不断拓宽。
自然环境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这方面,恩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恩平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水库——总库容4.18亿立方米锦江水库;拥有总面积达10万亩(6666.67公顷)的七星坑原始森林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约5000亩(333.33公顷)的镇海湾红树林。以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为例,恩平地处粤西丘陵地带,拥有天露山、鳌峰山等山脉,天然起伏的地形可设计多难度等级的赛道,森林覆盖率超过50%,赛道可融入竹林、溪流等景观,提升运动员的参赛体验与赛事视觉效果,可实现“办一场赛事、展一方山水”的独特效应。
旅游配套完善,能有效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留量”。恩平是“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寒宜居地”“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字号荣誉,坐拥4家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和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区位方面,恩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端,是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及高速路网完善,高铁直达恩平,便捷的交通条件让恩平与珠三角核心城市联系日趋紧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此外,恩平市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全力推进“珠西智造之城”建设,经过多年深耕,产业门类完备,国家41个工业大类中,规上和规下工业共有34个门类,拥有“中国演艺装备产业基地”等工业品牌,为发展体育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人和 氛围浓厚 声名远播
人和,即民心所向。近年来,恩平市通过举办赛事、推动全民健身,不仅激发了市民的运动热情,形成了全民健身新风尚,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赛、旅游,形成了“圈内有人气,圈外有名气”的良好局面。
体育在恩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先后培养出不少优秀运动员,比如曾经在第五届全运会上狂揽4枚短跑项目金牌的“飞人”何宝栋,即将代表广东出战第十五届全运会的黄淑萍等。“村BA”“侨BA”等群众赛事在当地火爆“出圈”,进一步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四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正逐渐成为恩平这座城市近年来的常态。仅2025年以来,恩平已经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22场,其中国际级、国家级、省级高规格赛事11场,平均每十天就有一场赛事落地——2025“百强陶瓷杯”职业女子篮球挑战赛上,广东女篮与江苏女篮的对决点燃体育馆;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总决赛吸引全国顶尖选手角逐;广东省速度轮滑公开赛(恩平站)让青少年体验“风驰电掣”。
各类精彩赛事让恩平获得了可观的流量。如恩平市连续举办三届广东省青少年篮球联赛,吸引来自全省各地的业余体校、传统学校、普通中小学及社会俱乐部的U14和U16队伍参赛。去年,恩平半程马拉松赛事获得了广泛的认可,5000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参赛选手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恩平巧妙将赛事与本地文化、旅游资源结合,让参赛者变游客,延伸消费链,推动体育经济发展,让“流量”变“留量”。例如,恩平温泉半程马拉松将终点设于温泉景区,赛道串联“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及沿途特色文化地标,参赛者赛后免费泡温泉、品裹粽濑粉,实现“参赛+旅游+消费”闭环;中外职业男子篮球挑战赛后,外国球员体验温泉、中国球星品尝肠粉等内容在社交平台刷屏,极大提升恩平曝光度和吸引力。今年的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广东省赛(江门主站赛)举办期间,为期2日的赛程,为恩平带来包括选手、领队、教师和家长等近1万人的“留量”,为本地的酒店业、餐饮业引流,不少酒店入住率较高。据统计,恩平全市重点酒店住宿数据比此前一个周末增长54%,总入住房间数达2950间。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恩平共组织近30项文旅体活动,以赛引流吸引游客28.14万人次,同比增长5.63%,旅游收入16410万元,同比增长5.87%。
观未来
加速产业布局
借东风谋跃升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体育产业在恩平发展如火如荼,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目共睹。但是若想再进一步,达到如“苏超”般火爆全国的程度,集齐“天时、地利、人和”的恩平,还需要一场更具分量的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东风”,让体育经济之火烧得更旺。
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正是这样一场“东风”。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承办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意义非凡。
以承办十五运会赛事为契机,恩平不仅得到了一次展示城市独特魅力的机会,也迎来了发展体育经济的绝佳时机。对此,恩平市高度重视,全力推进赛道建设和各项筹备工作。5月17日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山地)测试赛,恩平以优异表现证明了自身高水平的赛事组织能力,得到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以及参与队伍的高度评价,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正赛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催化剂。目前,恩平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赛事服务保障,精心谋划赛事衍生产业链,最大化释放赛事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溢出效应,力争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目标。
借办赛之机,恩平正在全面推动城市环境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努力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恩平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将通过各大主流媒体的镜头,被全国观众所认识,大大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赛事必将吸引众多人员来恩平。据悉,仅参赛运动员、技术官员,以及全国各地媒体工作人员便预计有200多人,再加上海量前来观赛的观众,势必将给恩平的酒店业、旅游业等带来一波商业消费红利。同时,赛事流量也会成为恩平产业招商的“金字招牌”。
当前,恩平正加速推动体育产业布局,在体育制造业等方面持续发力。恩平委托深圳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发展规划,围绕赛事、制造、消费,构建“1+5+1”体育产业体系。目前已初步编制山地自行车、轮滑、滑板、卡丁车和骑行装备等5类体育装备产业招商图谱。接下来,恩平招商部门将联合行业协会、商会开展精准招商,并加速建设江门恩平产业园区新龙片区,重点招引体育装备制造企业。
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自行车(山地)竞体项目、2025恩平温泉半程马拉松……摆在恩平未来办赛工作簿上的一个个项目,就是恩平市以实干不断书写新的“体育故事”,推动体育经济向前发展的最好说明。
声音
大力发展群众性、趣味性体育项目
江门市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文飞高度认可恩平的体育经济发展模式。“恩平市体育经济发展成果较为突出,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恩平夯实了体育经济发展基础,新建了体育公园,有林地、山地等场地,全市体育氛围较好,可以开展滑板、轮滑等多元化体育赛事。”陈文飞认为,恩平还可以大力发展群众性、趣味性的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到本地参加赛事,增强人气。
对于体育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恩平市簕菜文化创意园负责人李劲新提出,恩平应该大力发展和本地有强关联性,并且可以长期发展的体育项目,“比如,恩平越野俱乐部经常在全国越野车赛,尤其是河道赛拿冠军,恩平发展越野车比赛有良好的基础。又比如,山地自行车、乡村铁人三项等相对小众的项目可以延伸成为文旅项目的体育运动,对恩平的文旅良好发展带来实质的影响。”李劲新指出,恩平本地文旅企业可以结合这类体育运动开发相关的体验项目,甚至组织相关的小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