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何榕
10月6日至8日,江门市“两清一灭”爱国卫生大行动号召一发出,江海区立即响应,全域行动,开展“两清一灭”,向毒蚊发起总攻。
3天时间里,江海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开展集中清理行动458场,带动约12.54万名市民群众参与,清理蚊虫孳生地14000余处,派发使用灭蚊烟片约41.58万片,迅速形成各行各业、村(社区)、家家户户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党群同心 开启全域清理序幕
10月6日上午,江门市有关领导、江海区四套班子成员等率队深入外海街道麻三村,与当地党员志愿者、群众一起,手持扫帚、铁锹、锄头等工具,对村道两旁堆积的建筑垃圾、闲置房屋内的废旧家具、山边杂草覆盖区域等蚊虫易孳生场所,展开“地毯式”集中清理。
村(社区)作为防蚊灭蚊重要阵地,防控任务尤为紧迫。“两清一灭”号召发出后,各街道、村(社区)积极行动,依托网格,市区直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下沉一线,深入村头村尾、背街小巷,针对房前屋后、绿化带、楼道等易孳生蚊虫的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清理,从源头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同时,向闲置房屋发起攻坚,将堆积的塑料瓶、陶罐、废旧轮胎装车运走,并多方联系屋主,征求其同意后清拆危房,对公共场所、巷道、阴暗角落等进行消杀,在室内点灭蚊烟片。针对灌木丛、建筑工地等传统人力难以到达之处,江海区利用无人机喷洒消杀,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
台风刚过,师生迅速动手。江海区教育系统率先开展了一场由校园延伸至家庭的“两清一灭”大行动,志愿力量同步加入,共同织密防蚊防护网络。10月6日上午,江海区景贤初级中学组织师生、家长150余人开展台风后校园清洁行动,全面清理校园操场、绿化带的积水,教室、走廊、功能室、天台的积水和垃圾,共同清除蚊虫孳生环境,筑牢健康防线。其他学校也纷纷开展行动,清积水、清垃圾,让“杂乱点”变身“明净区”。
当校园逐渐恢复整洁,各学校还通过“小手拉大手”,将行动理念传递到家庭。江海区礼乐中心小学教师通过家访宣传防蚊知识,全家全动员,大人小孩齐动手,达到内外同杀、灭防结合的防控效果。
依托江海区大学生成长促进会这一宣传阵地,超80名返乡大学生立即响应,参加所在的村(社区)“两清一灭”大行动。他们白天清理卫生死角,清理垃圾;夜晚入户走访,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控和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多方联动 人人都是参与者
在这场行动中,群众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和“志愿者”。
“这批防蚊水和清凉饮品太及时了!”在江海区礼乐街道镇龙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过“江海好店”送来的防疫物资时,脸上满是感激。疫情防控中,江海企业与行业协会快速响应,“江海好店”作为本地优质经营主体标杆,率先吹响支援号角。
鹏泰超市员工连夜整理各类物资,礼乐第一城渔村酒家的负责人清点打包清凉饮品,金鸿楼酒楼、南海渔村鱼翅海鲜酒家送上中秋月饼……这些老百姓日常熟悉的“江海好店”,把社会责任装进一个个物资箱,江海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将这些爱心物品一一送到村(社区)防疫前沿,为坚守的工作人员送上“及时雨”,让忙碌的防疫现场多了一份贴心与安心。
同时,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光电行业协会不仅积极动员会员单位捐赠物资,还组建志愿服务队,组织62人次志愿者投身农贸市场驻点值守、防疫宣传引导等工作;区餐饮协会主动对接行政部门,配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餐饮行业防蚊灭蚊巡查指导,督促会员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以行业自律助力疫情防控,展现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能力。
农贸市场、餐饮场所、商超等地结构复杂、人流密集,容易成为蚊媒传染病的潜在传播点。在江海区政府的宣传引导下,各经营主体迅速行动、落实举措,餐饮场所定期消杀,实行垃圾桶“日产日清”;广场安排保洁部门在主出入通道、电梯间等公共区域放置驱蚊水,全力保障顾客安心购物、放心出行;农贸市场公共区域每日全面灭蚊;公园、景区划定积水清理区,及时处理破损容器,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环境,真正让防蚊灭蚊措施落地见效。
为有效遏制蚊虫孳生蔓延,江海区产业园区主动作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组建党员干部队伍开展防蚊灭蚊攻坚行动,聚焦关键环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筑牢复工复产安全防线。江门市安诺特炊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党员志愿者们活跃在厂区的各个角落,大家分工明确,清理被台风刮散的树枝、落叶、塑料包装等各类杂物,并进行分类装运;重点排查和清理积水点,清除潜在的蚊虫孳生地。“这些边角料容易形成小水洼,这几天我们都加派人手清运,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该企业行政总监罗华安表示。
此次江海区全域开展的“两清一灭”爱国卫生大行动,形成了“政府主导、群团助力、企业参与、全民行动”的良好格局,为有效防控蚊媒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筑牢了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