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通讯员 姚清汝
“阿姨,您家天台这些花盆托盘的积水,最易生蚊了,我们帮您清理一下。”近日傍晚,在江海区礼乐街道新华村,网格员邓群好一边熟练地倒掉积水,一边向屋主耐心解释。
近段时间,这样的入户场景在新华村已成常态。在入户防疫工作中,新华村积极发挥村组联营、党员责任岗、村规民约积分制优势,将组织制度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治理效能。
推行党员责任岗制度
党员带头共建健康环境
“对入户难、清理难问题,我们党员必须带头逐个攻坚。”党员代表区永铨表示,在新华村防蚊灭蚊工作中,61名党员以党员责任岗制度为指导,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初心,成为守护村庄的坚实力量。
在基层治理中,新华村推行党员责任岗制度,精心设置了政策宣传、文明风尚、生态环保、护村平安、互助爱心、发展致富等6个岗位。
在入户防疫工作中,由党员和联户人员带头参与清理积水、带头共建健康环境、带头做好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群众清理家庭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容器、废弃杂物等蚊虫孳生地,动员家家户户清积水、灭蚊虫。
截至目前,党员队伍攻坚入户32个难点户,入户宣传覆盖501户,攻坚拆除危房1间,清拆冷巷51条,清理空置房70间,整治屋顶109个,清除卫生黑点239处。
同时,新华村还将全村划分6个作战网格,组织村“两委”干部、专职网格员、市区直下沉人员、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等联户人员,以5人为1组、10到15户为1个基础联系单元,开展防疫工作。
作为村民小组长,汤艳兰积极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白天带领下沉一线的党员志愿者到闲置房屋清理杂物。晚上7时至8时30分的“黄金时段”,她又带着村民代表开展“敲门行动”,依据村民防疫完成情况填写《入户“一户一表”》,每日梳理汇总,针对难入户、“钉子户”集中力量攻坚。“有熟人带路,乡亲们更愿意开门,也更听得进劝。”汤艳兰说。
“村干部这么辛苦,我们把自己家门口收拾干净,也是应该的。”村民李伯一边说着,一边主动把自家院里的废弃物品清理了出来,防止雨后积水。
实施村规民约积分制
激发全民防疫热情
曾经,防疫工作遭遇“钉子户”难题,任凭村干部磨破嘴皮,部分村民就是不为所动。如今,这一难题被村规民约积分制巧妙化解,新华村正掀起全民防疫热潮。
从2020年12月开始,新华村对村民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以“小积分”激发主体活力,努力实现基层治理与村级发展的互促互进,赋予乡村社会治理新动能。如今,结合村规民约积分制,新华村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将卫生整洁、防蚊灭蚊纳入积分制管理,明确“奖罚分明”细则,并与年底分红挂钩。
根据积分制方案,村民需自觉清理蚊虫孳生地,自行清理名下的房屋及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积存的积水、垃圾、杂物。同时,对红榜家庭予以积分奖励,对黑榜家庭进行提醒督促。
积分制一落地,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绑在一起,村民参与防疫的积极性立即提升了。
村民区永键说:“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加了近20分,主动清理花盆积水加5分、门前三包加5分……”他还兴奋地表示,村里环境本就不错,现在更是焕然一新,大家将积水清了,冷巷拆了,蚊虫也少了。
如今漫步在新华村,随处可见村民家门前张贴着“点赞”“真棒”等竖起大拇指的符号。“有了积分制,加上张贴这种鼓励式的符号,村民们更加乐意接受。现在许多村民都主动邀请党员志愿者去家里检查了。”村“两委”干部张桂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