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大IP焕发古村活力
参与见证江门社会应急力量发展
恩平山泉水顺利供澳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陈松:
参与见证江门社会应急力量发展

    □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近期,江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党员干部、志愿者、社会应急力量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社区村庄,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陈松就是其中之一。

    多年来,陈松和他牵头成立的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参与了数百次应急支援任务,参与见证了江门社会应急力量的发展。在国庆假期期间,他的行程被一份份防蚊灭蚊支援计划填得满满当当——带队协助社区进行卫生清理、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防蚊科普知识、与职能部门和社区对接消杀备勤事宜……

    积极参与

    爱国卫生运动

    “清垃圾、倒积水,这不仅是铲除毒蚊孳生的温床,也是给大家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连日来,陈松和队员的身影出现在各个社区和村头小巷中。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陈松就带领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积极参与这场爱国卫生运动。“中心拥有一支经过专业培训并配备专业消杀设备的队伍,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协助开展消杀作业,快速降低蚊虫密度。”陈松说。

    在全市发出号召的第一时间,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就积极响应,抽调160名队员组成疫情防控突击队,持续下沉重点社区开展灭蚊防控工作。他还创新建立“属地支援”模式,组织60名队员每日下沉至各自所在镇街,让救援力量就近服务、快速响应,填补社区消杀专业人员缺口。

    对于疫情防控工作,陈松并不是第一次经历,几年前的新冠疫情期间,他和队员们就积极响应号召参与防疫支援工作。而正是过往的经验,也让陈松深知这是一场复杂且需要极强耐力的“持久战”。

    如今,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的队员们奔赴江门防疫一线。在陈松看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考验的是我们的专业能力,更是我们的意志力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

    助力打造

    应急救援“江门舰队”

    早在这支民间应急救援队伍成立之前,陈松就经常自发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久而久之,他发动周围和自己一样的朋友,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成立民间专业救援队伍的想法。

    2016年,市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总队正式成立。2020年11月,市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总队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江门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成为我市首家通过应急管理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的队伍。

    “江门社会应急力量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海’。”陈松说,“市委、市政府给予大力引导和支持,社会应急力量之间也建立了高效联动协调机制,比如前几年成立了江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联盟,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格局。”

    近年来,社会应急力量的社会认可度和参与度逐渐提高,也让陈松感到欣喜。“企业、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我们,更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加入我们。这种‘崇善、互助、担当’的社会氛围,为我们持续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陈松表示,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将在江门大力推动江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联盟建设的背景下,重点打造“侨盾”涉外应急服务队以及“水陆”综合救援突击队,力争成为联盟在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助力打造应急救援“江门舰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