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勇闯独具江门“侨”特色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5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闯独具江门“侨”特色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持续推进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建设
9月26日上午,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新规划一期教学楼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正式开启新的航程。
冯广源分享筹办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初衷。 陈佩筠 摄
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全校整体鸟瞰图。 受访者提供
9月26日上午,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备办公室、江门侨商总会携手举行江门华侨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签约仪式。 陈佩筠 摄

    9月26日上午,在美丽的古劳水乡、西江之畔,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备办公室、江门侨商总会携手举行江门华侨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签约仪式暨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新规划一期教学楼奠基仪式。这标志着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正式开启新的航程,一所“根植侨乡、服务侨胞、赋能侨企”的高等职业院校即将从蓝图变为实景,也标志着江门以“侨”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未来将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其办学初衷缘起何处?办学愿景,以及学院今后的发展定位、路径是怎么样的?记者在仪式上采访到了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核心发起方——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鹤山雅图仕”)董事长冯广源,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筹办背后的故事。

    统筹 邓少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署名除外)

    牢记办学初衷 彰显侨资企业家的深厚家国情怀

    活动当天,与会领导嘉宾共同挥锹,为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教学楼培土。据介绍,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由鹤山雅图仕于2020年发起筹办,旨在以职业教育为依托,打造以“侨”为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筹办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一场历时近20年的职教探索与实践的“水到渠成”,背后更饱含着一代代华侨华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作为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核心发起方——鹤山雅图仕,不仅是世界印刷行业的佼佼者,更是江门侨资企业深耕职业教育的“行家里手”。1990年初,冯广源随父亲冯学洪回到家乡鹤山古劳镇,并于1991年在西江边上奠基建厂,正式创办鹤山雅图仕。数十年来,在江门、鹤山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鹤山雅图仕持续发展壮大,并跃升为亚洲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

    无论是回乡投资建厂,还是开办职业教育,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侨资企业家对家国情怀的传承。从2006年鹤山雅图仕与四川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股份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到2010年独立开办江门雅图仕职业技术学校,再到2018年与暨南大学开展联合办学,鹤山雅图仕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步履不停。2020年,在江门市人民政府、鹤山市人民政府的同意支持下,鹤山雅图仕正式肩负起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筹办工作。

    冯广源表示,作为一所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不仅承载着“立足侨都、服务产业、面向世界”的重要使命,更是鹤山雅图仕产教情怀的一次“高阶跃升”。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筹办,是对“侨力兴教”使命的有力探索,也是以鹤山雅图仕为代表的广大江门侨资企业对“根、魂、梦”精神的生动实践。

    据悉,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自筹备之初,便确立了打造职业教育“江门样板”的愿景目标,学院规划总规模达41.4万平方米(621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24.7万平方米(371亩)校园与25万平方米建筑静待启用,计划于2027年9月正式开学,届时将成为江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也将填补广东在华人华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空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筹办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以来,鹤山雅图仕将拥有自主产权的约23.3万平方米(350亩)土地、22万平方米建筑物以及相关配套办学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等合计超10亿元的资产,无偿捐赠给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用于办学。

    “为了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未来我们还将根据学院高质量发展所需,持续不断加大办学投入,全力支持办好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冯广源说。

    坚持侨都特色 以“四侨融合”理念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侨”是江门独特的城市基因,530多万江门籍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近年来,江门主动谋好一域助力全局,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纵深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城市品牌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能力、自身发展动能等不断增强。

    在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执行董事钟奕敏看来,筹办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将其打造为一所一流“侨”校,正是落实江门市委“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的生动体现。

    一直以来,广大华侨华人期待回到祖国家乡投资兴业,侨资企业成为江门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江门全市有侨资企业4000多家,侨资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三成,侨资企业数量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超80%。侨资企业贡献了江门35%的税收和50%的外贸出口,成为江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

    正是基于“中国侨都”江门这一独特优势,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明确了以“侨”为核心特色的发展定位,将“侨”字贯穿学院产教融合及人才培养的核心路径。

    同时,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江门侨资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参加江门华侨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签约仪式的侨资企业代表表示,在江门筹办一所以“侨”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既是广大侨资企业突破“人才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承载着海内外侨胞助力家乡发展的殷切期盼。

    据了解,江门华侨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的签约成立,得到了江门侨资龙头企业的积极响应,包括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东望洋集团、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现场参加签约仪式,未来也将作为产教联盟的核心力量,共同打造“产业需求导向、实践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新格局,为江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钟奕敏表示,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与江门市侨商总会共建江门华侨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旨在为广大侨资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同时也是对侨校、侨企、侨胞、侨社“四侨融合”理念的生动实践,将为广大侨资企业铺设直接参与产业所需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实现从“用人者”到“育人者”的角色转变。

    立足产业需求 着重培育综合应用型高水平技能人才

    在江门筹办一所以“侨”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恰逢其时,意义深远。立足江门、面向广东,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办学定位为“亲产业、懂侨务、国际化”。

    “我们将坚持以‘侨’立校,充分发挥千年侨都、知名侨企、著名侨胞的办学优势,努力把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打造成一所特色鲜明、省内领先的高等职业院校,着重培养一批‘系侨情、懂侨务、解侨困’的综合应用型高水平技能人才,为江门区域经济社会、侨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钟奕敏说。

    在江门华侨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签约仪式上,钟奕敏详细介绍了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模式。

    其中,在专业设置方面,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将紧扣江门产业需求,打造食品包装印刷、智能制造、国际物流、文化创意4个专业集群,首批拟开设数字印刷技术、包装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智能物流技术5个专业。待学院完全建成后,将开设超过30个理工类专业。

    近年来,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强势崛起,越来越多侨资企业正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

    以江门印刷产业为例,从业人员近年来一直稳定在4万人左右,但流动性较大,员工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人才流失、招工难等问题在江门印刷企业中普遍存在,其中最紧缺的人才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专业技能人才、一线操作员。

    “为实现高技能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将通过与侨资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组建现代产业学院,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学徒制’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搬到生产线上,让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为江门侨资企业定向培养对接产业一线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从源头破解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钟奕敏说。

    声音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广源

    传承父辈情怀 扎根侨乡办教育

    “我的父亲冯学洪先生,一生心系桑梓、情牵教育。他常说:‘侨胞无论走多远,根永远在中国’。正是这份对家国的深厚情感,推动我们家族在江门这片热土上持续投资兴业、兴学育人。”冯广源说。

    在江门华侨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签约仪式上,冯广源结合自身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详细介绍了筹办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初衷和愿景。

    “我们始终把教育作为回报家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筹办,正是我对父亲教育情怀的继承,更是我们对‘侨力兴教’使命的践行。”冯广源表示。

    在冯广源看来,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不仅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更要培养懂侨情、通侨务、连侨心的新时代工匠。

    “我们希望通过产教融合,真正打通从课堂到车间、从学习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为江门产业发展量身定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们不仅要建好校园、设好专业,更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侨乡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一批既掌握先进技能,又传承家国情怀的‘侨字牌’人才,努力把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江门样板’。”冯广源说。

    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新规划一期教学大楼的破土动工和江门华侨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的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冯广源表示,一砖一瓦,奠基的是教育的未来;一纸一约,联结的是共赢的格局。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将继续秉持“非营利、公益性”办学原则,汇聚侨智、侨资、侨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江门样板”、侨务服务“广东窗口”。未来,江门华侨职业学院(筹)将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华侨职业技能培训与文化交流,让职业教育成为联结海内外侨胞的桥梁,让侨力更好赋能民族复兴伟业。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