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李银换) 秋天一到,不少家长的朋友圈被孩子“拉肚子”刷屏,先吐后拉、一天十几次……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医生卢启才表示,90%以上是轮状病毒“搞的鬼”。他提供了一份“战泻”笔记,能让娃少受罪、家长不踩坑。
3岁前,几乎每个孩子都会中招一次“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尤其是在秋季易发。其典型三连征为先发热呕吐,接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腹泻,3至8天自限好转。无特效杀病毒药,关键在“防脱水、等恢复”。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中招了?卢启才介绍,孩子出现以下症状需注意:1、突然呕吐,吃什么吐什么;2、发热38℃左右,常伴流涕(像感冒);3、大便≤30分钟喷射一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
在轮状病毒传播方面,卢启才表示,主要有以下注意事项:1、粪—口为主,呕吐物气溶胶也能飞2米;2、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到止泻后2天,头3天毒量最高;3、如果接触了患儿的大便、尿液、口水后不及时洗手,很容易被传染。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为3—8天,少数较长。病程后期呕吐、腹泻症状会渐渐减少。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医生蔡启茵给出了家庭护理“3件套”:
1、预防脱水。家长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临用前,将5.125g口服补液盐(Ⅲ)溶解于250ml温开水中,随时口服。推荐患儿从腹泻开始,在每次稀便后补充足够的液体(<6个月:50ml;6个月至2岁:100ml;2岁至10岁:150ml)以预防脱水;合理使用益生菌制剂,保护胃肠黏膜。
2、调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避免高糖、高脂和粗纤维食物。婴幼儿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如果怀疑或明确伴有乳糖不耐受时,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
3、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
预防方面,蔡启茵建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接触食物前后及便后要洗手,定期给孩子的奶具、食具、便器、玩具等消毒。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避免生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秋季要注意勤开窗通风。加强户外活动和锻炼,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接种疫苗,推荐婴幼儿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目前我国上市疫苗有三种,分别是单价口服轮转病毒活疫苗、三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秋季腹泻来势汹汹,但大多数娃都能平安过关,记住“补液+洗手+疫苗”,一起守护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