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侨都·求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西医协同保护乳腺健康
可能是过度通气综合征在作怪
39次电击除颤挽救患者生命
成功救治胆总管结石患者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71岁老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39次电击除颤挽救患者生命

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李银换 通讯员/刘嘉敏 黎歆) 日前,市民区阿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命悬一线。经过39次惊心动魄的电击除颤,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当天上午,71岁的区阿姨在家中突然出现剧烈胸痛,伴随全身大汗淋漓,家人见状立刻将其送至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团队迅速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这是最为凶险的心肌梗死类型之一,意味着为心脏下壁供血的主要血管发生了急性闭塞,心肌正以分钟为单位坏死。

    时间就是生命!危急时刻,该院立刻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将患者直接送至导管室。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从急诊大门开启的那一刻,已然按下“加速键”。

    导管室内,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贤涛带领手术团队早已严阵以待。急诊冠脉造影结果证实了最初的判断:供应心脏下壁的“生命主干道”——右冠状动脉(右冠)中段起完全闭塞。

    然而,就在手术团队试图通过导丝打通闭塞病变的关键时刻,最危险的并发症发生了——患者突然出现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这意味着,心脏失去了有效的泵血功能,等同于心脏停跳,患者瞬间命悬一线。

    “准备除颤!”吴贤涛的声音沉稳有力。随着“砰”的一声,第一次电击除颤的电流穿过患者胸膛,心电监护仪上的波形短暂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恢复!”。医护人员刚松一口气,心电监护仪上致命的“室颤波”再次出现。

    “继续除颤!静脉注射可达龙150mg!”吴贤涛继续发出精准指令。一次、两次、三次……室颤反复发作,电击除颤的次数在不断累加。这是电风暴,是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中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每一次室颤,都意味着临床死亡;每一次成功的除颤,都是一次短暂的生命挽回。

    39次除颤后,血管通了!汗水浸透了手术团队的手术衣,但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监护仪和手术屏幕上。当电击除颤的次数定格在“39”时,手术迎来了转机。该团队成功将3枚支架精准植入患者体内,成功打开了闭塞的右冠状动脉,血流顺利恢复。患者心脏自动跳动,仿佛获得了新的力量,医护人员的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术后,区阿姨被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继续接受严密监护治疗。由于抢救及时,尽管经历了39次室颤,她的大脑功能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患者神志清醒,胸痛明显缓解,正在稳步康复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