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梁爽 李银换 通讯员/敖静 黎歆) “医生,救救我……”近日,江门市人民医院多科室协作,运用急诊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因胆总管结石引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100公斤重男性患者。
当天,48岁的何先生蜷缩在病床上,剧烈的腹痛让他额头布满汗珠。这是他被紧急送往江门市人民医院时的危急场景。入院时,何先生的血淀粉酶数值飙升至2680.5U/L,提示胰腺已出现严重炎症反应。CT影像进一步明确“元凶”:胆总管下端多发结石嵌顿,急性胰腺炎正进展迅猛。随着病情恶化,他的疼痛不断加剧,呼吸逐渐困难,生命体征一路预警。此时,他正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边缘。
时间就是生命。该院消化内科主任钟碧莹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并迅速发起多学科紧急会诊。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麻醉科、影像科专家迅速集结,一场紧急的“头脑风暴”在诊室里展开。讨论集中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因患者体重高达100公斤,且颈短、呼吸不畅,常规手术风险极高。最终专家团队敲定治疗方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ERCP手术。
无影灯下,麻醉团队精准调控呼吸机的频率,密切监测指标,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内镜镜头缓缓深入,终于在胆总管出口处停下——几颗黄褐色结石像嵌在要道上的“定时炸弹”,死死堵住通道,胆汁淤积的隐患已在暗处蔓延。钟碧莹手术团队没有丝毫迟疑,持镜、定位、切开乳头肌,每一步都稳准轻快。精准套住结石,轻轻一拉将“炸弹”取出;引流管迅速置入,当脓性胆汁顺着管道顺利流出的那一刻,梗阻的危机终于解除。这场没有硝烟的“内镜救援战”,仅用20分钟便在微创器械的助力下,悄然赶走了死神。
术后,何先生被转入ICU接受监护治疗,引流出来的胆汁培养显示为真菌感染,其间更是出现了多种严重并发症。但在重症医学科团队的精心照料与综合治疗下,何先生的情况逐步好转。转回普通病房的当天,何先生紧紧握着钟碧莹的手,哽咽地说:“谢谢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不久后,何先生康复出院,背影轻松,脚步踏实。钟碧莹表示,这场救治的成功,不仅是一次高难度手术的突破,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的硬实力——从急诊响应、方案研判到精准施治、术后康复,各科室无缝衔接、高效配合,为急危重症患者搭建起“生命通道”。而此次高难度全麻ERCP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该院在微创介入治疗领域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