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钊
成长,与自由息息相关,和勇敢紧密相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直面生活裂缝的旅程。杨晓的《嘿,阿虎》是一部视角独特、寓意深刻的儿童小说,他将目光投向常被人所忽略的城市流浪动物,讲述走出父母庇护、直面生活磨难的小动物们,以勇气、智慧、信任和悦纳,一起战胜生活里的种种冒险和挑战,最终实现心灵成长、找到幸福的故事。
文学评论家李林荣说,“返回童真似乎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追求的状态,成人总是容易把一种理想化的单纯状态投射到儿童身上,但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如果成年作家故意扮成小孩子说话,用自己的成长经验给小孩子讲道理,而不主动倾听孩子的声音,以及自己作为在孩童时的心跳,那么,此类儿童文学作品是很难拥有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嘿,阿虎》的创作是作者在陪伴孩子入睡过程中完成的,故事中饱含他对孩子的爱和深情,也藏着自己儿时的生活体验,同时他也十分注重与孩子的互动交流,每写完一个章节,他会在第二天把这部分内容读给孩子听,吸收他们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再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修改,并构思下一阶段的写作计划。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让孩子也参与到写作中来,会让作品更贴近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情感需求。难得的是,他所采用的这种看似片段式的创作方法,故事情节连贯紧凑,逻辑严密,并未出现脱节的情况,更在回应孩子不断追问“然后呢”“为什么”的过程中,持续为作品注入了新的养分和力量,最终形成了一个保留着孩子普遍趣味、蕴含深刻哲思的动物寓言故事。借助这种创作语言的模仿、人物形象的捕捉与读者阐述的良性互动,辅以作者巧妙的情感“表现”手段,赋予小说深刻且动人的情感,这份情感的光芒不仅能照亮所有热爱生活的孩子,也能唤醒成人似已淡忘的童年记忆。
深入生活是儿童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途径,杨晓是一个认真对待生活、观察生活的创作者,他将生命热量投入到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生活现场,以满腹深情关注着城市角落里边缘群体的生活境遇,勾画出生机勃勃、拔节向上的生活画卷。小说的主角阿虎和黑妞是两只流浪猫,阿虎是一位充满勇气和力量的小男子汉,黑妞则是一位细腻善良、积极向上的小姑娘,两人内心充满了勇气和力量,面对重重困难决不退缩,朋友遭遇困境主动施以援手。即便放下书本,一念及它们的名字,心里便会浮现出自己真心朋友的身影,以及期待自家孩子长成的模样。除去两位主角,作者塑造了多位鲜明生动、各具特色的动物形象,如热情满溢的海南鹩哥“小QQ”、聪明灵巧的八哥“小飞龙”、迷迷糊糊的仓鼠“毛球”,等等。也许是身处异乡拼搏的缘故,从海南迁徙到广东的小QQ最能打动人心,它十分渴望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可现实让他频频受挫,一度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阿虎鼓励下,他凭借自己辛勤的努力,以本地非遗葵扇的编织方法,实现自己建造“五星级大酒店”的梦想。成功后的小QQ始终将朋友的事挂在心上,尽心尽力帮助阿虎和黑妞寻找父母,他的勤劳和忠厚赢得了朋友和当地人的尊重和赞扬。它的身上暗含作者寻找身份认同的生命体验,也是无数异乡奋斗者拼搏努力的缩影。
卡夫卡曾说,“没有不带血的童话”。作者并未对城市动物世界进行粉饰,而是正面书写了生活经验当中沉重、幽暗的侧面。如阿虎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结识一批能互帮互助、互为支撑的好友,也需要战胜在生活中沉沦的反面形象,如为了经济利益而偷狗偷猫的人类和游走于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动物“疤脸”等等,当然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疤脸并非天生邪恶,在阿虎等动物的帮助和感召下,它最终在阿虎和黑妞陷入困境时,施以援手。作为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父亲,作者深知父爱充满力量,能给男孩以方向感,而母亲内心温柔,能给人幸福感。书中的两位主人公阿虎和黑妞未感受过父母共同陪伴他们成长的幸福,一位奔走在寻找父亲路上,一位是陷入找寻母亲苦恼,虽然父亲、母亲的缺位将它们过早推向生活的丛林,但它们并未怨天尤人,由此沉沦,而是始终保持着坚毅无畏、乐观勇敢的心态,突破重重困难找到时时惦记的至亲,与父母倾心交流后,他们明白父母时时刻刻将它们挂在心上,理解父母出走后心里的自咎和不得已。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在它们与父母、与自己达成和解的那一刻,已悄然实现心灵的成长,长成能保护家庭和爱人、帮助朋友的“小大人”,这是他们渴望成为的自己。
“优秀的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关注,是由内而外、循着儿童心灵悸动一点一点刻绘的情感地图。”诚然如此。在作者的儿童文学创作计划里,《嘿,阿虎》是第一部,但因为现实生活的种种原因,他已打算搁置下这份计划;然而,因为他对儿童文学创作的无比热爱,因为他对孩子成长的密切关注,更因为孩子的心灵悸动都会撩拨他的心弦,我相信他一定会直面生活的裂缝,坚持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