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侨都·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室速”飙至近200次/分钟
江门市中心医院阮晓红团队双线突破
早产的6个信号要注意
感官过载怎么办?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10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官过载怎么办?
医生:主动隔离,寻找“锚点”
心理医生为来访者提供建议。

    人声鼎沸的闹市、轰鸣的汽车喇叭声、闪烁变化的广告屏、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对这些外在刺激时,有的人会突然间心跳加速、头晕目眩,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变得黏稠沉重,内心充满烦躁和恐慌。近日,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雷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感官过载的现象。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曹昆恒

    感官过载

    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体验

    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接收外界信息。雷波介绍,大脑就像一个高效的处理中心,负责筛选、排序和理解这些信息。然而,当刺激过于强烈、复杂、持续或突如其来,超出了大脑的处理能力时,警报就会被拉响——发生感官过载,它是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体验。尤其需要关注婴幼儿、孤独症谱系人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人士、高度敏感者、焦虑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他们比起常人更容易受到“信息海啸”的冲击。

    据悉,感官过载在生理上常表现为头痛、心悸、呼吸急促、肌肉紧绷、极度疲惫。情绪上表现为焦虑、易怒、恐慌、无助感,甚至想大哭一场。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思维混乱、无法决策、语言组织困难。

    如何避免“信息海啸”的席卷,搭建自己的“避风港”?雷波建议,主动采取以下感官隔离措施:

    1、撤离,这是最直接的“救生索”。如果条件允许,毫不犹豫地离开当前环境,找到一个安静、人少的空间(如洗手间、楼梯间、车内),哪怕只有五分钟,都能为神经系统提供宝贵的喘息之机。

    2、屏蔽,为自己创造一道屏障。可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方式,如闭上眼睛、用手掩耳,给大脑十秒钟的纯粹休息时间。

    3、主动降噪,耳机是隔绝噪声的“神器”,可以选择戴上耳机。

    寻找“锚点”稳住自己

    雷波表示,出现感官过载时,我们可以寻找一个“锚点”来稳住自己。一是触觉“锚点”:抚摸一个让你感觉舒适的物体(如光滑的石头、毛绒钥匙扣、衣物的柔软内衬);二是本体觉“锚点”:给自己一个深深的拥抱、用力按压虎口、嚼一颗口香糖,这些做法能有效安抚神经系统;三是呼吸“锚点”: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呼吸上,进行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可以让身体放松。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认知行为上打造屏障。雷波建议注重规划与接纳,从长远来看,管理感官过载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塑。了解你的触发器,记录下最容易让你感官过载的场景和刺激。管理你的能量,在参加可能引发感官过载的活动前,确保自己休息充足,并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限制。建立“感官安全区”,在家里打造一个让你绝对放松的角落,那里光线柔和、陈设简洁、安静舒适。勇敢地沟通,向你信任的人解释你的感受,比如“这里的灯光和声音让我有点不舒服,我需要休息一下。”这并非矫情,而是必要的自我关怀。

    感官过载,不是脆弱,不是缺陷,更不是“想太多”。它是一个人对环境刺激真实、直接的生理反应。理解它,就是理解我们与他人感知世界的不同方式;接纳它,就是接纳我们自身独特的边界与需求。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