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侨都·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灵活开放的家校协同机制
以善文化为内核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因材施教?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10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因材施教?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向学生主动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结合新教材的理念与相关教学理论,可将学生分为创造型、含蓄型、表现型和消极型,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

    江门市新会华侨实验小学 李春梅

    以“责任”促成长

    创造型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不仅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主动学习,甚至提出新的问题,但他们也存在容易骄傲自满的问题。

    对此,教师可从两个方面设计策略:一是设计新挑战,不断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避免其因“学有余力”而松懈,始终保持探索欲。二是赋予责任感,让其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检查组员作业,订正、讲解错题。

    以“肯定”树自信

    含蓄型学生在课堂留心听讲,可以认真对待操作实践,但缺乏自信心、怕失败,很少会主动发言,遇到难题望而却步。针对这类型的学生,首先要从培养自信入手,先给予肯定然后再引导他们在“求同”的基础上学会“求异”,激励他们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一是给予“肯定”,建立自信。教师不否定他们的答案,而是表扬他们准确地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二是引导“求异”,激励尝试。可以让这样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的副组长,负责收集组内成员不同的解题方法;三是赋予“角色”,提供舞台。在讨论会上,教师可以让他们负责带领大家讨论难题,组织大家发言,认真记录每个人的想法,进而让他们逐渐敢于大胆展现自我,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以“纠错”改浮躁

    表现型学生具有这样的特点:教师提问时,他们时常举手,想通过这种行为传递“自己已完全懂了”的信号,但事实上他们的答案要么不正确,要么不够全面。此外,在操作材料时,他们不仅缺乏耐心与细心,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对此,教师可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肯定他们“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再引导他们自我反思,让其明白“知识掌握需专注与努力”。二是安排他们检查含蓄型同学的作业,再由组长检查;若错判答案,就要一同订正,改正浮躁作风。

    以“个性化关怀”激发兴趣

    消极型学生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接受能力差,不思考不举手、随波逐流。其学习困境与消极心态,单靠课堂教学难补基础、建信心,需联动家庭精准施策。

    一是家校协同补基础:教师与家长沟通明确知识空白点,制定“家校任务清单”,教师每天写评语反馈,形成“学校教—家庭练”的闭环。二是通过“个性化关怀”激发兴趣:教师将其座位调至前排多加关注,设计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适当给予鼓励;安排学习组长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完成目标后双方给予表扬;利用课后时间玩“减法飞行棋”,让其在游戏中补知识、增兴趣。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需设计分层目标、递增式操作材料,结合针对性指导,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最终形成“我要学”“学得快乐”的积极氛围。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