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涌变清 生活舒心
带领村民“吃螃蟹”
以“工改工”促增收
打造全龄乐享“幸福圈”
“侨海报国”引发共鸣
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
气温逐日回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人大代表水口镇后溪村党总支书记谈健彬
带领村民“吃螃蟹”
以“工改工”促增收


谈健彬(中)牵头组建专班,每天紧盯进度、破解难题。

    “新厂房主体建设快收尾了,招商率超九成,明年10月投用,租金有望从每年18万元涨到56万元……”昨日,水口镇后溪村党总支书记谈健彬在建筑工地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作为江门市人大代表、后溪村“当家人”,谈健彬肩扛基层带头人与人大代表的双重责任,把村民增收记在心头。在乡村振兴浪潮中,他瞄准村内低效工业用地,以开平市首个村级“工改工”项目破局,在闲置地块种出“致富果”,铺就产业兴、集体强、村民富的发展路。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

    直面老旧厂房增收难题

    后溪村地处城乡接合部,G325国道穿村而过,紧邻沈海高速水口收费站,本是开平水暖卫浴产业集聚的黄金地段。然而,村内7526.69平方米工业地块,却长期被老旧铁皮厂房占据——这些厂房建成超10年,规划凌乱,容积率仅0.6,年租金仅18万元,还暗藏安全隐患。

    “城镇化和产业升级倒逼我们转型,低效用地成了发展瓶颈。”如何盘活这一“沉睡资源”,让土地生金,是谈健彬的心头大事。2023年,随着“百千万工程”推进,他发现了机遇:“市里鼓励低效工业集聚区改造,我们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谈健彬在村“两委”会议上提出“工改工”设想,却引来了质疑:“拆厂房断了租金怎么办?”“投资改造亏了谁负责?”“新厂房能招到企业吗?”为消除大家的顾虑,他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赴佛山顺德取经,用当地“工改工”后租金翻倍、村民增收的实例说话;联合镇政府制订改造与补偿方案,把“经济账”“长远账”算得明明白白;挨家挨户解读政策,逐一回答疑问。

    “亲眼看到顺德的变化,又算清了账,我们信书记!”村民代表的话语道出心声。最终,改造方案获通过,关乎村庄未来的“破局战”正式启动。

    全力跑出改造加速度

    “工改工”绝非拆旧建新那么简单。谈健彬牵头组建专班,把办公点移到工地,每天紧盯进度、破解难题。水口镇与后溪村坚持规划先行,联合第三方摸查地块,制订《开平市水口镇后溪村旧厂房升级改造项目“三旧”改造方案》,完成标图入库、控规调整等前期工作;创新采用“保留村集体土地+挂网招标返租”模式,通过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招引实力改造主体,既保集体权益,又降项目风险。

    “最怕新旧项目衔接断租,村民有意见。”谈健彬早谋一步,2023年6月带队走访水暖卫浴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拿着区位图、规划图推介:“我们这里是‘前店后厂’设计,临街铺面可展示交易,后方厂房能生产,交通便利,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诚意终换认可。本地投资商被打动,果断入驻。如今,新厂房首排商铺和一层已全部出租,二层虽在建设但已预租完毕,招商率超九成。

    走上产业振兴共富道路

    站在规划图前,谈健彬算清了增收账:改造后年租金达56万元,集体收益增加近3倍;容积率升至2.1,新增建筑面积超11000平方米,可容纳更多优质企业;投用后能提供大量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一串数字背后,是村集体经济的“强筋健骨”。“‘工改工’后,每年能增收38万元,能升级村道、扩建广场,还能给村民分红。”谈健彬的规划让村民充满期待。

    “以前厂房又破又便宜,升级改造后,新厂房租金上涨了,大家能多拿分红,年轻人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村民谭伯说。作为开平全市首个村级“工改工”项目,后溪村迎来不少周边村庄考察团。“我们要争取打造成示范样板,带动G325国道沿线村组共富。”谈健彬说。

    从基层“带头人”到振兴“实干家”,谈健彬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彰显担当。如今,新厂房的全貌愈发清晰,基层干部敢闯、群众同心,后溪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