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在长沙街道苍江健身广场的跑道上,不少居民迎着晨光奔跑;傍晚,这里的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场上人头攒动,活力四射……
这片昔日略显局促的公共空间,如今通过“分时段共享”模式被彻底激活,成为居民各得其乐的活力空间。
这是长沙街道南岛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家门口”幸福生活场景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资源高效整合、模式持续优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精准对接全龄群体需求,有效提升社区服务品质与居民满意度,为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空间再造
织密“全龄服务网”
“放学后孩子有地方看书,周末我也能练练字,各得其所!”居民李先生点赞道。近年来,南岛社区坚持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轴心,高效联动街道文体中心、雷锋志愿服务站等阵地,通过科学规划与空间再造,精心编织了一张覆盖广泛、功能复合的“全龄服务网”。在南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儿童阅读角、学生自习室、居民才艺展示区等五大功能区布局合理,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与此同时,南岛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重点群体的关切,精准施策,打造分层分类的服务体系。
其中,“家门口的课堂”项目成为双职工家庭的“及时雨”。该项目开展少儿艺术团培训、暑假免费托管班等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有趣的“第二课堂”。“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暑假乱跑,社区帮了大忙!”居民陈先生道出了众多职工家庭的心声。
“银龄运动之家”专为长者设计健身项目,提供定期健康服务,让老人在锻炼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墨香四溢的书法活动则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自己的书法作品能展示给大家看,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刘大爷看着挂在社区文化墙上自己的书法作品,自豪感满满。
此外,南岛社区着力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就业驿站”不仅提供“一站式”岗位对接和技能培训,还设有温馨的休息区,成为新就业群体的“暖心加油站”。今年以来,南岛社区接连举办专场招聘会,成功吸引超1000人次咨询,60多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据统计,这片“家门口”的活力空间今年以来举办文艺汇演、公益课堂等活动超20场,惠及居民逾2000人次,有效提升了社区空间利用效率与服务能级。
党建引领
提升网格“共治力”
“巡查楼道,调解邻里纠纷,我们是社区的‘眼睛’和‘帮手’!”志愿楼长林姨的话语,展现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据悉,南岛社区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在成熟小区设立党支部,有效整合社区党组织、专职网格员、志愿楼长三股力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楼栋单元。通过积分激励等机制,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当家人”,在参与社区巡逻、环境整治等事务中共建美好家园,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良性互动格局。
暮色降临,在苍江健身广场上运动的身影依旧活跃,雷锋志愿站内老人们挥毫泼墨、专注从容。看着这和谐温馨的景象,南岛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梁小玲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造全龄乐享的‘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