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沙街道侨园路小学,崭新的综合楼、现代化的运动场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碧草、绿树、红花点缀其中。比硬件升级更深刻的,是这所学校在教育内涵上的探索与追求。日前,本报记者走进侨园路小学,与该校校长梁胜强面对面,探寻这所城区优质学校在新时代下的办学智慧与育人情怀。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找准支点
培养“有根有魂”的时代少年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阳光自信、善于表达、尊重传统、勇于创新、有社会责任感的孩子。简而言之,就是培养‘有根有魂、有爱有梦’的时代少年。”梁胜强这样解释侨园路小学的育人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侨园路小学找到了2个有力支点——“语言教学特色”与“棋艺修身特色”。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自信表达的基石;棋艺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静心谋略的修炼。”梁胜强表示,学校以此为抓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在语言教学中,该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棋艺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习技艺,更在“落子无悔”间涵养静气、锻炼思维、学习礼仪。
结合“双减”政策,侨园路小学开设了美术、舞蹈、科技、象棋、合唱等8个特色社团。梁胜强说:“我们希望孩子的校园生活不只有分数,更有丰富的色彩和成长的无限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智能时代的到来,梁胜强保持着冷静的思考。“我们要培养的是‘能与人协作、与AI共处’的孩子,学校会合理引入AI工具,但更重视人文教育和实践体验,守住教育的初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情感体验能力和创造力。”他说。
时空巧用
智慧解决“幸福的烦恼”
随着办学质量的提升和社会认可度的提高,“生源多、场地小”成为侨园路小学必须面对的“幸福的烦恼”。面对这一现实困境,学校交出了一份充满智慧的答卷。
“我们核心的策略是‘时间错峰、空间再造,内外联动、质量适配’。”梁胜强介绍,学校通过精细化管理,“错峰”安排班级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运动机会。同时,巧妙地进行“空间再造”,高效利用篮球场、排球场、环形跑道等室外空间,优化调度室内功能场室,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空间。
“我们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化教育设施,立体化利用每一寸空间。”梁胜强说,“通过‘智慧课堂’建设,我校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也在某种意义上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位一体”服务
守护学生阳光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侨园路小学的课后服务并非简单的“托管”,而是建立起“三位一体”体系:以“基础保障+个性发展+协同育人”为核心,解家长之忧,促学生成长。
“通过制度规范、课程创新与资源整合,我校的课后服务实现了家长需求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双重满足。”梁胜强说,学校的课后服务既有作业辅导,更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有针对学生个体的“培优补差”,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心灵的滋养。侨园路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并建立“班主任—心理教师—家长”三方联动机制。“我们的目标是‘早发现、早干预’,用心守护每一位学生阳光成长。”梁胜强表示,学校还通过“家长课堂”“线上家校平台”“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校园活动,这种坦诚的沟通让学校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谈及未来三到五年的规划,梁胜强思路清晰,他表示,将深化语言教学特色、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强化师资队伍、打造特色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