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新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国卫生运动不松劲
多方共建“无蚊小区”
绝育雄蚊“出战”
全方位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天气清凉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国卫生运动不松劲

    10月21日,我市实现基孔肯雅热疫情低水平散发的阶段性目标。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低水平散发不等于零风险,阶段性成效更不等于最终胜利。爱国卫生运动依然不能松劲,应重在常态长效,这既是疫情防控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过去一段时间,新会区通过全民动员、科学防控,实现了蚊虫密度显著下降。笔者认为,这一成效的取得,得益于三个方面的经验。

    其一,党建引领下的全民动员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双报到双服务”机制,区直机关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形成了“干部带头、群众紧跟、行业联动”的工作格局。这种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组织体系,为快速有效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其二,科学防控的方法路径得到了充分验证。从无人机消杀到智能监测,从“以鱼治蚊”到环境改造,新会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技术路线。比如,在北园公园等地实施的生态防控措施,既有效控制了蚊虫密度,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防控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其三,社会协同的治理效能得到了充分彰显。从农贸市场的“无蚊创建”到工业园区的闭环管理,从物业小区的自治管理到志愿队伍的积极参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正在形成。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不仅提升了防控效率,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当然,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挑战。

    首先,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不容低估。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的特点。随着台风雨水降临,蚊媒孳生环境更加复杂,疫情反弹的风险始终存在。

    其次,工作推进的不平衡性依然突出。老旧小区、建筑工地、闲置地块等重点区域的防控难度较大,部分区域还存在工作盲区。部分干部群众可能出现松懈情绪,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潜在风险。

    再次,长效机制的完善性有待提升。当前,新会区在应急防控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爱国卫生运动的制度建设、资金保障、人员配备等内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了早日实现疫情动态清零的目标,笔者建议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保持工作力度不减。继续全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工作重点从应急性的全域消杀转向精准化的重点整治,特别是要加强对老旧小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强化有效清理措施,确保环境整治无死角。

    二要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要探索将防蚊灭蚊工作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与文明城市创建、“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常态化推进。

    三要提升社会参与水平。要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参与形式,让防蚊灭蚊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要特别注意发挥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的作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疫情防控如同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松。唯有将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系统化、常态化,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坚固防线,方能守护住来之不易的成果,为建设健康、宜居的新会奠定坚实的公共卫生基础。

    叶田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