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总结一下最近服务企业的案例情况,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个电路可以根据AI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看看如何调整。”昨日,一支由多位博士组成的创业团队,在位于台山大广海湾青创智谷的办公室里热烈交流。他们于5月进驻台山,以智能节能技术为切入点,创办广东省瑞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达节能”),推动当地制造业绿色转型。
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工程管理、大数据算法、统计学、人工智能及政策科学,因共同的愿景汇聚在一起,借助当地优越的营商环境与深厚的产业基础,探索节能技术的创新应用。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高学历创业团队专注节能技术研发应用
“我们团队成员全是博士,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扎根台山,希望将科学节能理念应用到企业。”瑞达节能负责人高子轩介绍道。据悉,瑞达节能于今年5月正式成立,团队成员早在2003年便投身智能节能系统及设备的研发工作,是国内较早从事节能产业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士。
“落实‘双碳’目标,新能源产业迎来爆发期,我们敏锐察觉到节能产业大有可为。”此前就职于台山企业的高子轩发现创业机会,联合多位博士创立瑞达节能,成为大广海湾青创智谷的入驻企业。该公司以“AI+节电+储能”的创新模式,抢占配电系统节能赛道,为工业企业打造降本增效的绿色引擎,成功与多家企业合作综合节能改造项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有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团队。该团队专注于提供定制化配电系统综合节能解决方案,小到车间灯具,大到变压器系统。以LPB节能灯具为例,其光效比普通LED灯高80%,寿命长达10万小时,蓝光强度降低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节能率高达83%。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高子轩是香港理工大学博士,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他是一位深耕电力与新能源行业的优秀人才。企业另外两位创始人也是博士,其中,副总经理李波是中国地质大学博士,曾主导智能生产线节能改造项目,使技术落地更加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副总经理王凤阳是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精通节能减排政策解读与人才管理。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了另外两名博士加入团队,其中,同样是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的邓国庆,他专攻大数据与算法方向,负责开发工业节能算法模型,通过实时数据优化设备能耗,例如根据人流量自动调节灯光亮度或空调功率。
瞄准节能产业抢占先机
记者了解到,企业降本需求迫切,节能改造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60%以上,配电系统能效提升空间高达30%,仅制造业节能市场规模就超千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瑞达节能创始人表示,台山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基础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现在是AI时代,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台山作为工业集中区,高能耗企业较多,我们的算法在这里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推广。”邓国庆说。
“台山有许多用电大户,我们的节能技术能在这里迅速应用并实现迭代升级。”李波表示,台山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为技术快速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瞄准这一千亿市场,瑞达节能创业团队不仅专注于技术研发,还计划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以推动台山节能产业升级。“算法模型需要不断优化,台山的工业场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我们将进一步推广成熟技术,也希望用算法等大数据助力推动台山节能产业发展。”邓国庆说道。
高子轩介绍,之所以选择在台山创业,一方面是因为节能环保是朝阳产业,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当地的政策支持。“大广海湾青创智谷为我们提供了免费办公场地,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对接市场资源,让我们的创业之路更加顺畅。”
王凤阳从人才引进角度分享了台山的吸引力。“我曾接触许多海内外优秀人才,台山的营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扶持政策,对高端人才极具吸引力。”他表示,台山市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大帮助。“台山不仅营商环境优越,还有独特的美食文化,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他说。
青创智谷成创业“梦工厂”
据悉,台山市通过大广海湾青创智谷等孵化平台,为高新科技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对接市场资源等支持,大大降低企业创业初期的运营成本。
大广海湾青创智谷作为台山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2022年6月启用,以打造县级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标杆为目标。在省人社厅的支持下,大广海湾青创智谷由江门市人社局与台山市政府携手共建,2023年9月起聘请全国知名创业孵化团队进行专业运营,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今,这个可容纳逾50个创业团队的孵化乐园,累计培育83个优质项目,涵盖文化创意、新材料、农业科技、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42名硕博及港澳侨高层次人才汇聚于此,其中博士6人、硕士12人,直接带动就业超800人次,辐射效应惠及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