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就诊前先在预检分诊台涂抹驱蚊剂,留观室都配备了蚊帐,放心等候。”近日,记者在江海区人民医院见到,导诊护士吴文燕一边引导患者,一边递上驱蚊用品。
江海区卫健系统全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聚焦蚊媒防控关键环节,出台“无蚊医院”工作方案,先后2次组织会议部署,织密监测、消杀、防护、宣传“四张网”。
监测先行,精准绘就防控“作战图”。早上7点多,作为蚊媒监测队伍一员,礼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永全医生带上监测工具穿梭在院内到处“扫描”着各类积水容器,一见到积水立刻撸起袖子清倒干净,绝不给蚊子有产卵之机。目前,江海区公立医疗机构及托育机构已100%组建蚊媒监测队伍,三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派员到各村(社区)进行蚊媒密度巡查与监测,疫情期间在全区范围全面开展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及人诱停落法监测,为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全域攻坚,彻底清除孳生隐患。在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党总支部书记李雁玲带领团队清理院内的卫生死角、清除杂草、废弃杂物等蚊媒孳生地,并对下水道、排水沟、花盆底盘等易积水区域进行了重点排查和清理,确保无死水留存,防止积水孳生蚊虫。近7天,江海区卫生健康系统广泛发动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后勤人员等开展“两清一灭”专项行动,累计发动955人次参与环境整治,清理积水50个,消除卫生黑点4处,清理垃圾2.5吨。
科学消杀,有效构建立体防护网。每天下午4点,江海区人民医院和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消杀人员准时背着超低容量喷雾器开展作业,细密的雾滴均匀洒在绿化带和楼梯间。“我们与周边村(社区)同步消杀,形成无死角防控圈。”江海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响应上级要求以来,全区公立医疗机构每日早晚两次消杀,累计使用灭蚊药物192升,消杀面积11平方公里。
完善设施,共同构筑物理防蚊屏障。据悉,江海区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已落实在发热门诊(诊室)22个房间、普通门急诊33个房间、隔离病区100个房间、普通病区109个房间、行政办公区29个房间,100%安装纱门纱窗。此外,留观室与病房床位100%配备蚊帐,在关键区域100%配备驱蚊产品,引导患者在就诊、等候、住院、出入医院时喷涂驱蚊剂。
宣教并举,同心凝聚防控合力。为落实行业部门防疫宣传工作职责,江海区卫生健康局编制防疫科普指导意见并下发通知到属下各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开展基孔肯雅热防疫防蚊宣传。要求各机构以科室为单位组建防疫宣传队伍,逐级开展培训至个人,在医疗机构内营造“人人懂科普,个个做科普”的良好氛围。
监督护航,坚决压实防控责任。截至目前,江海区已累计对辖区129家医疗机构和3家托育机构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专项检查,其中对14家给予警告行政处罚,重点督促其落实清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防蚊灭蚊、落实预检分诊等措施,严防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传播。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通讯员 谭观琴 吴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