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位于冲蒌镇的红岭种子园里,高大的松树因季节变化,一簇簇松针或绿或黄或橙,映衬在蓝、白两色的天空中,就像一幅幻化多变的画卷;一个个褐色的松果挂在枝头,犹如一群小鸟栖息,为画卷添上一抹灵动。
据了解,今年红岭种子园内的松树再次迎来丰收,预计收获松树种子1000公斤,可造林面积2万公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方欢
松树种子大丰收 高空采摘忙不停
一粒种子,可以成就一个产业。成立于1964年的红岭种子园,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承担着松树种子收集储备、良种选育等科研任务,是我国重要的松树种子战略储备基地和生产基地之一。
每年7到9月,正是红岭种子园松树种子丰收的季节。此时,工人们会抢抓晴好天气,攀爬到20多米高的松树上作业,确保松树种子颗粒归仓,为收获“绿水青山”打下坚实基础。
采摘松果是一件艰苦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来自广西的陈宗爱从事松果采摘工作已有两年多时间,这段时间,他每天都需要一步一步爬到二三十米高的树上,找到结实的松枝坐稳,然后钩取松果。
“虽然会有危险,但是我们都会做好保护措施。”陈宗爱表示,站在树上摘松果时,由于位置较高,风比地面上要大得多,白天太阳晒得也厉害。通常他们采摘完一棵树的松果后,需要接着爬上另外一棵树继续作业,体力消耗较大,而且只要稍一疏忽就可能酿成安全事故。因此,近年来采摘松果的工人越来越少。
在采摘现场记者看到,尽管每位工人头上顶着安全帽,身上系着安全绳,但是仍然显得十分危险。
为了降低采摘难度,近年来,红岭种子园也在尝试对用于育种的松树进行矮化,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种子产量和质量不比正常生长的松树差。
记者在现场看到,对于经过矮化后的松树,工人只需站在地面上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就可以轻松采摘到松果。
据了解,松果采摘下来后,就会进入晾晒(或烘干)、脱粒和后续的种子管理及培育等工作流程,进入10月就开始对外销售,主要销往广东、江西等地。
小种子做成大产业
助力林业产业发展
种子虽小,却有让大地瞠目的力量。在江门市2022年第1号林长令《关于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加强森林防灭火及发展林业产业的令》中明确提出要求,要发展林业产业。而这就需要有种子产业的支持。
依托江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红岭种子园在多年的育种、制种工作中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丰富和发展了相关理论和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松树良种的资源和技术封锁,良种、良法在我国南方得到广泛推广并成功出口国外,先后获得全国林木良种基地先进单位、十大标兵单位,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绿化广东贡献突出单位等殊荣。
红岭种子园园长林昌明在种子园工作已经30个年头。在这30年的时间里,最让他自豪的,是种子园通过将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培育出的湿加松。湿加松综合了双亲的优点,不仅生长期相比湿地松大大缩短,仅10年左右就能长成20年树龄的湿地松般大小,而且具有树干直、材性良好、松脂产量高、耐水湿、抗风能力强、病虫害较少等优点。在南方各省份试种后,生长效果良好,得到广泛推广。
“我们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的湿加松育种基地。”林昌明表示,目前湿加松的种子销售价达4000元/公斤,而湿地松种子销售价仅为400-600元/公斤。
作为重要的松种战略储备基地和生产基地,目前红岭种子园已累计收集松树种质资源2900多份,累计生产种子26万公斤,供应苗木超4200万株、穗条超39万枝。产能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能销往国外,其中湿加松F2种子被美洲国家墨西哥引进,良种的国际竞争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