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文旅融合激发古城活力
全力筑牢防护网
随手丢弃烟头致起火
“双极多点”引领党员教育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城镇建设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文旅融合激发古城活力

茶行街的古建筑——同善分堂。
鹤城镇以茶行街为核心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图为历史文化街区效果图。 鹤城镇供图

    在鹤城镇圩镇中心,有一条古色古香的茶行街,这里承载着鹤山红茶发展的历史记忆。据了解,鹤城镇曾是鹤山县城所在地,茶行街大约在1736年形成,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9月13日,记者从鹤城镇了解到,该镇拟通过政府发债的形式融资3亿多元,以茶行街为核心打造一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激发古城活力,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通讯员 朱强 唐景华(署名除外)

    茶行街曾是鹤山红茶集散地

    茶行街位于鹤城镇鹤城村委会,东部连接城中路(旧G325国道),西部接通文昌路,街身紧靠鹤城河(当地人称“南门河”),长约1公里,街内骑楼林立,有鹤山市革命遗址华南楼和杨家园,归侨建筑物新世界贸易中心、宝昌银号等碉楼雄立其中,还有古建筑同善分堂。

    据《鹤山县志》记载,鹤山建县(1732年)后,社会开始稳定,大批客家人从惠州、潮州、梅州等地迁入鹤城,当地客属地区的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鹤山茶叶的种植和贸易重心逐渐向鹤城转移。在此期间,鹤山第一任县令黄大鹏认为茶叶是关系民生的产业,便组织人员编写一本专门记载茶叶的书籍《鹤山茶鉴》,并向茶农推广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同时,他组织鹤山各地客商大建圩市,鹤城逐渐建成了鹤山最具规模的茶行街。

    “茶行街自建成起,最初的贸易以客家红茶为主。当时,鹤山传统名茶马耳山红茶、白水带茶、坑尾红茶、三堡红茶、云乡红茶等,都由茶农肩挑背扛运到茶行街出售。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茶行街成为鹤城及其周边地区,如址山镇云乡村、宅梧镇白水带村、龙口镇四堡村等出产茶叶的贸易集中地,并逐渐成为鹤山红茶的集散地。这里也是鹤城人群最密集、商贸最繁华的街道,带动了鹤城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鹤城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凌伟新说。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据介绍,今年以来,为充分挖掘茶行街历史文化,推动文史保护和乡村文化振兴,鹤城镇启动了以茶行街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打造项目。“目前,我们拟通过政府发债的形式,投入超过3亿元资金,对茶行街以及周边历史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挖掘和保护,目标是打造成为彰显鹤城镇‘山、水、城、文’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性文旅项目。”凌伟新说。

    据了解,该项目以茶行街为核心,从鹤山城隍庙到城中路五子园,包括茶行街、城隍庙、南门河一河两岸、昆源路、三角市、农械厂、镇南街、城中路、“遇上田缘”等范围。具体改造内容包括对以茶行街为核心的鹤城旧街区进行环境整治、改善和提升,对古旧建筑进行加固或改造,外立面进行原貌恢复,修旧如旧,通过嵌入式墙绘、雕塑、街景、小园、店铺招牌等文化元素,以及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具有鹤城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实现乡村品质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振兴。凌伟新表示,该项目秉持“以文化为魂、以非遗为线、以产业为核”理念,将重点挖掘鹤山旧县城300年历史变化、客家风俗等鹤城特色文化元素,同时规划建设九大非遗展示馆、鹤山城(客家风情)历史展馆、华侨展馆、华南楼革命陈列馆、红色教育基地等,以彰显鹤城镇作为珠三角唯一客家风情老县城的历史文化魅力。

    “我们将借鉴外地经验,更好地推进茶行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同时依托古城文化、客家文化以及珍贵的红色资源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把茶行街打造成文旅融合体,激发古城活力,为助力鹤山文史保护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贡献力量。”凌伟新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