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人文侨都 魅力乡村——探寻江门古村21/2022-09-17/A04/15231663349941186.jpg
上一版3  
百年洋楼见证游子乡情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9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山市白沙镇朗溪龙安村
百年洋楼见证游子乡情

当年运输水泥用的木桶。
金山箱。
龙安村依山而建,一派归隐田园、诗意栖居的意境。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

    台山市白沙镇朗溪龙安村是一条偏远的小村。清末,龙安村开始有人旅居海外,随后陆续有华侨回乡建房,村庄规模逐渐扩大,建筑风格亦趋多元化。

    龙安村四面环山,田园风光与典雅的洋楼建筑相映成趣。这条传统古村落也因这些美丽的洋楼而为世人所知。历经百年的洋楼如今风采依旧,也见证了漂洋过海谋生的游子们那不变的乡情。

    文/林立竣 图/林立竣 朱磊磊

    A 历史

    宗族传承源远流长

    龙安村依山而建,村后是茂密的树林,村前有一池水塘,不远处是绿色的田野,白鹭成群与水牛相伴,再远处是起伏的山丘。好一派归隐田园、诗意栖居的意境!

    龙安村共有9座洋楼,其中7座洋房、2座碉楼。洋楼的圆形穹顶,像极了欧洲中世纪的城堡,远远看去,由岭南传统民房构成的龙安村又带有欧陆风情式的浪漫。

    龙安村分5条巷子,有50多间民居。沿巷道而行,两侧民宅多是老房子,墙壁斑驳。村民小组长黄协成告诉记者,目前龙安村仅有70多人居住,却有300多乡亲侨居美国,均为黄姓。

    据记载,黄姓是白沙镇的一大姓,远可追溯至广东黄氏始祖黄居政。约780年前,有黄氏开始迁居白沙,认为这里“任凭天地转,此地永无忧”。如今白沙黄氏在西村、阳岭、新三八、朗南、朗溪、龚边等村委会均有分布。黄氏族人也从这里逐步走向世界。

    龙安村近可追溯至约200年前,黄以政的后代子孙认为龙安此地山水相依、地美物丰,便择此定居。村民为纪念开基立业始祖,和周边的高龙、众安、会龙等兄弟村一起众议,共建了以政黄公祠。民国时期,以政黄公祠改为观成学校,作教学之用。因年久失修,1982年,在当地政府部门和海内外乡亲的捐资助力下,学校又建成教学大楼,保留有“以政黄公祠”石匾及礼堂,二楼正厅上横书“以政太翁暨李氏夫人”墨迹作为怀祖纪念。

    如今的龙安村并没有再设祖祠,海内外龙安人通过村活动中心、公墓、宗亲会等串联起在现代社会逐渐式微的乡土情结,共同缅怀黄氏先祖,秉承祖志,砥砺前行。

    B 建筑

    村中洋楼各有特色

    拥有多座洋楼是龙安村颇负盛名的原因。

    在龙安村,洋楼多称之为庐,它指民国时期仿照外国建筑风格建造的多层建筑,一般为四面或三面临空,装修精致,备有客厅、餐室,有数套卫生间,是结构较好的豪华独立式或复式、别墅式住宅。

    龙安村有4座“兄弟洋楼”。20世纪初,村民黄灿昌和他的四个儿子在美国经商。事业有成后,四兄弟陆续回乡建起了4座洋楼,分别以自己名字命名。长子黄立交于1928年建成交庐;二子黄操德的洋楼于1930年建成,称为操德楼;三子黄尧德于1932年建成尧庐;四子黄立青于1933年建成青庐。

    走进其中的青庐,那一屋子的繁华令人惊叹。青庐楼高四层,另有地下室一层,顶层为开放式凉亭设计,配以匾额,镶嵌上“青庐”二字。一楼正厅内天花板雕花历经近百年仍然鲜艳,透过装着七彩西班牙玻璃的窗户,屋外生机勃勃的连片良田一览无遗。扶着光滑圆润的柚木扶手登上二楼,墙上的黑白照片,房间里的衣柜、雕花床、金山箱……无不静静诉说着曾经的风雅往事。

    其余洋楼魅力各显。交庐正门前有4根爱奥尼式小型廊柱,大门为柚木小门、坤甸拉栊门和大铁门组合而成的“三重门”,顶层是仿罗马风格的穹顶设计,加上乳白色的墙身,透出高贵气质。健庐的浮雕十分精彩,每扇窗户上下都有精美的图案,或花团锦簇,或有鲲鹏展翅,灵动活现。宽庐的雕花女儿墙则在宏伟中伴随着柔和之美。在健庐后面的一座洋楼也颇具特色,其大门上有一幅壁画,画中洋楼依山而建,绘有火车行驶在多拱桥上,飞机在空中盘旋,小火轮行驶在河上,画面生动,反映了当时侨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 乡情

    促成建筑史上“迁徙”奇迹

    当年龙安村地理位置偏僻、华侨众多、盗贼猖獗,所以洋楼的建筑风格也具有碉楼的特性。每座洋楼的大门均为铁造,连七彩的玻璃窗户都外加一层铁窗。

    为防匪患,更好地保护村民,龙安村人还集资兴建了两座碉楼。位于村子山后面的“保安楼”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走进碉楼内,每层楼都设有多个房间。每当盗贼来犯时,各家各户就住进碉楼避险。碉楼窗子很小,上到顶层天台,可以瞭望和御敌。“保安楼”与村右侧的“鸣盛楼”成掎角之势,共同捍卫着龙安村。

    固若金汤的碉楼不仅阻挡了敌匪,仿佛也锁住了时间,凝固了过往。在这里,还可以闻到那跨越世纪的香水味,还可见到百年前运输“红毛泥”(即外国水泥)用的木桶,还可感受到当年龙安人对现代文明的追求与实践。

    据村里老人介绍,由于当时物资匮乏,碉楼的一切,从图纸到建材,都是从海外一路运输回来。建材从海外装船后,先运送到香港或广州,然后再到开平三埠,换上火船,经过白沙河,到达离龙安村约1公里的鲮鱼潭,村民再用一种当地的“鸡公车”(人力手推车)运回村里。从红毛泥到钢筋铁块,甚至装饰的玻璃、灯饰,全都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跨越大半个地球,运到这个小山村。

    《白沙侨刊》工作人员认为,上世纪30年代前后,在美国等地艰苦营生的先侨们受到“所有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杜绝华人进入美国”“华人禁止与白人通婚”等不公平对待,落叶归根的思乡心绪蔓延。于是,一封封家书的牵挂、一声声乡音的呢喃,共同促成了这一场建筑史上的“迁徙”奇迹。“通过水陆交通,华侨们将海外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理念传回故里,将在大洋彼岸的所见所闻、所憧憬所奢望全数倾注在故土,砌成了一幢幢美轮美奂、千姿百态、独树一帜的洋楼,历经百年而不倒。”《白沙侨刊》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村内的洋楼,龙安村在上级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了垃圾清理运动,对村池塘进行生态化改造,加装监控摄像头护卫好洋房,扩宽进村道以及完善绿化和配套设施等,通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擦亮乡村颜值,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延伸阅读

    狗仔丸

    狗仔丸又称牛屎丸、乌勤藤丸。

    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在白沙龙安村,村民有在农历三月初三当天制作乌勤藤丸进行祭祀的习俗。

    乌勤藤是一种野生植物,在当地田野随手可摘。与别处做法不同的是,龙安村人往往是把乌勤藤采摘回来,晒干磨成粉,将其和着面粉搓成丸状。这种丸隔水蒸熟后呈黑褐色,村民把捏成小狗形状的乌勤藤蒸熟后,放在门口祭祀,看守家门,这就是俗称的“狗仔丸”。

    为什么要做成黑色的狗仔形状呢?据说这和道教诸神中的药王有关。以前传说每年惊蛰过后,药王携黑犬同行,带着用草药配制的药丸到处施药治病,救治了不少贫苦百姓。黑犬是协助药王驱除蛇虫、降魔伏妖的。

    狗仔丸虽然黑乎乎的,但吃上一口,倍感香滑,益处良多。乌勤藤味甘、微苦、性平,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之功效,这种草药制成的糍品自然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学者声音

    江门市旅游发展促进会负责人何岩:

    植入“侨”要素,为龙安村“画魂”

    洋楼是华侨文化的缩影,是华侨的精神家园,保护这些洋楼及其村落,也是保护与传承侨文化的重要方式。

    如何在保护中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打响名声,讲好侨乡故事,擦亮侨文化名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进行深思考的话题。近年来,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龙安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拥有较多洋楼的龙安村,每家每户都有着鲜明的色彩,资源优势明显,要着力在文化层面上沉淀,以小切口大场景植入“侨”要素,打造乡村文化与侨文化相融的大舞台,使之承载更多的年代记忆,为龙安村“画魂”。

    在做好做足文化“软着陆”的同时,可借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文章,依托村落周边环境,深挖文旅资源,充分利用田园生产、生活、生态元素有机融入旅游圈,与侨文化和古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尽可能开发一些相配套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和侨文化的魅力。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