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起回家的路、大小便失禁、脾气喜怒无常……当了一辈子的体面人,却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一点点丧失了自我、尊严,这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真实写照。 一旦患病,将是一场对抗遗忘、衰老和久病的苦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前夕,记者采访了我市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岁月神偷”,做好预防,别让它偷走了晚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陈君
A 记忆力下降是典型症状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就像被岁月和路途磨损的车轮,短时间里变化小到难以察觉。罗梅(化名)回想妈妈出现症状时,老是忘记关火,记不清近来的事。那时妈妈75岁。
罗梅是广西人,多年前把妈妈接到江门一起生活。有一次,妈妈在做完饭后,忘记关火,烧坏了锅。但家人也没放在心上,“当时觉得老年人记性难免差点,谁也没当回事”。
后来,这样的事情又发生过几次,妈妈有时甚至连家人的名字都记不起来,近来发生的事,她也很容易忘记。罗梅感觉到,妈妈的记忆力就像流沙,一点点流走。
罗梅回忆说:“妈妈说想回老家,可是我们给她收拾完行李,她又会问这是要去哪里。这时,我们意识到,妈妈到底是老了还是老年痴呆了?”不久后,妈妈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力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区副主任医师刘华钊的门诊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都是因为记性不好,被家人带来就诊。他说:“阿尔茨海默病起初的症状轻微、隐匿,以至于当老人出现丢三落四时,才意识到有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5岁的老年人发病率为4%—7%。每隔3秒,大概是眨两下眼睛的时间,全世界就会多一位患者。但因为阿尔茨海默病不像癌症一样危及生命,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受到重视。
“其实这是一种很残忍的疾病,亲属得在漫长的岁月里忍受,看着亲人的记忆逐渐被擦去、身体无可避免地走向崩坏的过程。”刘华钊说,如果不加以干预,痴呆、无法自理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最终结局。
B 患病后不干预,病情加重很快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法治愈。刘华钊说:“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们已经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多年,但目前并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病因治疗方面,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从发病初期到去世,患者大概会有十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大小便失禁、失语、丧失吞咽功能……每个阶段都会对患者造成压力、困扰,对家属及照护者产生非常大的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很多疾病一样,重在尽早识别,及时干预,才能延缓病情的进展。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医师任庆华表示,目前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减缓衰退的脚步,增加患者生活自理的时间。如果患病后不加以诊断治疗,病情会加重得很快。
12年前,任庆华曾接诊过一对患重症阿尔茨海默病的兄妹,当时哥哥80岁,妹妹70多岁。现在12年过去了,因哥哥一直坚持药物治疗,现仍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在家由家人照顾,而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妹妹病情加重得非常快,早早就进了养老院。
生活中,勤用脑、多思考也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之前有个老师,退休前忙于工作,症状轻微。退休后,社交活动骤然减少,病情进展很快。”刘华钊说,老年人不要让自己“停止”下来,要保持社交活动和爱好,多用脑,看书、练书法、养花,甚至是打麻将等都可以。
C 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生活中,当老人出现这些症状:记忆减退、容易迷路、词不达意;脾气性格大不如前,变得暴躁易怒、自私多疑;面对生疏和复杂的事物容易出现疲乏、焦虑和消极情绪;变懒,不想动,不想与人交际;爱囤积、爱捡破烂、爱攒东西,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去医院就诊。
确诊后,家人不要放任不管。对待患病老人,家属的耐心、关爱与陪伴非常重要。首先,家属对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保证患者情绪平和。“生活中,老人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只要这个事情对生命和财产没有损害,可以尽量顺着他。就算去纠正也要有技巧,不能刺激他。”任庆华说。其次,要保持患者和外界的接触。家属平时可带老人出去散步、会老友,陪他聊天说话。有文化的老人还可坚持看书读报、看电视。
任庆华说,生活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可降低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衡健康饮食,健康饮食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管理好体重,作息规律,每天应保持7个小时以上的连续有效睡眠;适当运动,如走路、跑步、跳广场舞等;勤动脑、多思考,坚持学习,经常性地挑战一下记忆力和智力;改变不良习惯,戒烟戒酒。